56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体检成了很多人的年度“必修课”,肺结节检出率也随之升高。不少人看到体检报告上的“肺结节”就焦虑不已,不知其严重程度。其实,正确解读肺结节的CT表现,对判断结节性质、制定诊疗方案意义重大。下面咱就聊聊体检发现肺结节后,CT检查该怎么看。
一、肺结节的基本概念
下面给大家讲讲肺结节。在医学上,肺结节是肺内直径≤3厘米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这阴影有单个的,叫单发肺结节,病因通常相对单一;也有多个的,叫多发肺结节,可能和多种因素有关。并且,肺结节不会引发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等情况。
肺结节还能按数量和密度分类。按数量分就是单发和多发。按密度分,有实性结节,在CT图像上像均匀的高密度影子;磨玻璃结节,如同磨砂玻璃,能隐约看到后面组织;部分实性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则是两者混合,既有实性部分,又有磨玻璃部分。
二、CT检查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作用
CT检查在发现肺结节上远超传统X线检查。它分辨率高,能清晰呈现肺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密度等细节,小结节也能早早揪出。
目前常用的CT检查方式有常规CT、低剂量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HRCT)。常规CT在肺结节筛查中应用广泛,但存在局限。低剂量螺旋CT优势明显,既可降低辐射剂量,减少对身体的伤害,又能保证肺结节的检出率,是肺结节筛查的首选。高分辨率CT(HRCT)更进一步,能清晰显示肺结节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进一步评估肺结节特征时作用突出。
三、如何从CT图像上看肺结节
1. 观察结节的大小
结节的大小和它的良恶性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结节越大,是恶性的可能性就相对高一些,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在CT图像上,医生会用专业的工具来测量结节的大小,记录的是结节的长径和短径。如果结节很小,而且长时间都没什么变化,那良性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要是结节在不断长大,那就得引起重视了。
2. 分析结节的形态
结节的形态也有讲究。规则形态的结节,像圆形、椭圆形的,一般良性的可能性大一些;而不规则形态的结节,可能就有问题了。
3. 观察结节边缘
结节的边缘也很关键。边缘光滑的结节,看起来圆润饱满,这种一般是良性的。但要是边缘出现了分叶征,就像树叶的边缘一样凹凸不平,或者有毛刺征,结节边缘有一些像刺一样的东西,那就得小心了,这很可能是恶性肿瘤的表现。
4. 分析结节内部特征
结节内部也有一些特征能给我们提示。比如说空泡征,在CT上能看到结节里面有小空泡,这有可能是恶性的。还有胸膜凹陷征,就是结节把周围的胸膜拉过来了,这和恶性结节也有一定关系。
5. 关注结节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CT上还能看到结节和周围组织的关系。要是结节和胸膜、血管这些周围组织的关系不正常,比如引起了胸膜凹陷,那也得考虑是不是恶性的。
四、如何看懂CT报告中的关键信息
拿到CT报告,有几个关键信息得看。首先是结节大小,就像前面说的,大小和良恶性有关,医生会根据结节大小给出随访建议。其次是结节密度变化,如果磨玻璃结节慢慢变大了,或者里面出现了实性成分,那可能就有问题了。另外,报告里还会提到一些CT征象,像钙化,如果是良性钙化,那结节良性的可能性就大;还有空气支气管征,也可能和恶性结节有关。
五、发现肺结节后的应对策略
看到CT报告后,咱们要根据结节的CT表现来初步判断它的良恶性。不过,这可不是自己随便猜猜就行,得找专业的医生。
如果结节比较小,边缘光滑,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复查CT,看看结节有没有变化。要是CT表现提示恶性可能性大,那就得进一步做检查,比如PET - CT,它能看看结节的代谢情况,或者做穿刺活检,直接取一点结节组织来化验,看看是不是恶性的。
六、面对肺结节CT报告的正确态度
发现肺结节后,大家千万别过度恐慌。其实啊,大多数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就像肺上长了个小“痘痘”,没什么大问题。咱们要做的就是遵循医嘱,医生会综合考虑CT表现、年龄、吸烟史、家族史这些情况,给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可千万别自己拿着CT报告瞎琢磨,把自己吓得不行。
总之,体检发现肺结节后,CT检查是个很重要的手段。咱们要学会看懂CT报告里的一些关键信息,但更重要的是要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治疗和随访。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别被肺结节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