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发作别乱动这样做能救急

脑卒中发作别乱动这样做能救急
作者:方伟   单位:什邡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
491

“医生,快救救他!他突然说不出话,半边身子动不了了!”在医院急诊室,这样的紧急场景并不少见。被紧急送医的患者,很可能遭遇了脑卒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作为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脑卒中发病急、进展快、致残率高,每延误1分钟,就会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而在急救过程中,错误的处理方式往往会加重病情,正确的急救措施则能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掌握脑卒中的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认清脑卒中:这些典型症状要牢记

脑卒中并非突然发生,发作时会出现明显的异常信号,及时识别是急救的第一步。医学上常用“BEFAST原则”来快速判断脑卒中,每个字母都对应着关键症状:

B(Balance)平衡障碍:突然出现行走不稳、向一侧偏斜,或站立、坐下时感到头晕目眩,无法保持平衡。

E(Eyes)视力异常:突然出现单侧或双侧视力模糊、复视(看东西有重影),甚至短暂失明。

F(Face)面部不对称:让患者微笑或做鬼脸,观察其口角是否向一侧歪斜,面部肌肉是否不对称。

A(Arm)肢体无力:让患者双臂平举,持续10秒,若一侧手臂无力下垂,或无法抬起,需高度警惕。

S(Speech)言语障碍:患者突然说话含糊不清、表达困难,或无法理解他人的话语,即使意识清醒也无法正常交流。

T(Time)立即就医:一旦发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无论症状是否短暂消失,都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记录发病时间,为医生治疗提供参考。

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脑卒中发作不分年龄,年轻人若有高血压、熬夜、吸烟等危险因素,也可能患病,出现异常切勿抱有“忍一忍就好”的侥幸心理。

急救关键:这5步做对,能救命

发现有人出现脑卒中症状,正确急救流程至关重要,核心原则是“保持稳定、避免误吸、及时送医”,具体分5个步骤:

步骤1:立即拨打120,说清关键信息。第一时间拨打120,清晰告知发病时间、具体地址、主要症状,询问是否需提前准备。有条件联系家属告知情况,让其赶往医院协助。

步骤2:保持患者平卧,切勿随意搬动。这一点容易出错,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扶起、摇晃或搬运患者,这样做极其危险。脑卒中患者可能有颅内压升高、脑出血等情况,随意搬动会加重脑部损伤;若有颈椎损伤,搬动会增加瘫痪风险。应让患者就地平卧,若处于坐位或站立位,缓慢帮助其躺下。

步骤3:调整姿势,防止窒息和误吸。若患者意识清醒,将头部偏向一侧(通常右侧),轻抬下颌,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取下假牙。若患者昏迷且呕吐,迅速将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内呕吐物和分泌物,必要时抠出异物。

步骤4:密切观察病情,记录关键变化。等待急救人员时,持续观察患者意识、呼吸、脉搏情况。若呼吸、心跳停止,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心肺复苏。记录症状变化时间,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

步骤5:准备好医疗资料,配合送医。提前准备患者病历本、医保卡、常用药物清单及近期体检报告。告知急救人员患者基础疾病及平时服药情况。送医时保持车辆平稳,继续观察患者意识和呼吸状况。

避开误区:这些错误做法要警惕

脑卒中急救中,错误处理方式比疾病本身更危险,要避开以下4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给患者喂水、喂药。脑卒中患者可能有吞咽功能障碍,喂水、喂药易导致误吸,引发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需等医生评估。

误区二:用力掐人中、拍打身体。掐人中无法唤醒昏迷患者,还可能损伤面部皮肤;拍打身体会增加耗氧量,加重脑部缺血,导致病情恶化。

误区三:自行给患者服用降压药。部分家属发现患者血压升高会自行给药,但脑卒中患者血压变化特殊,盲目降压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加重脑组织损伤,需由医生调整血压。

误区四:等待“自愈”,错过最佳时间。有些患者症状轻微或短暂消失,家属认为“问题不大”不愿送医。但短暂症状可能是预警,延误治疗会错过“黄金4.5小时”,影响静脉溶栓治疗效果。

2025-09-0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