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胸痛 守护心脏健康

认识胸痛 守护心脏健康
作者:刘贵   单位:九寨沟县人民医院
52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胸痛,可能是偶尔的刺痛,也可能是隐隐的闷痛,而胸痛背后隐藏的原因复杂多样,部分原因甚至与心脏健康密切相关。了解胸痛,是守护心脏健康的重要一步。

胸痛:不容忽视的身体信号

胸痛是身体发出的紧急求救信号,可能由轻微的肌肉拉伤、严重的心脏病发作等多种原因引起。忽视胸痛可能导致错过重大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胸痛背后的“元凶”:心血管源性

急性冠脉综合征:由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引发的心肌缺血,主要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两大类型。稳定型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性疼痛,持续时间约为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而不稳定型心绞痛则在休息时也可能发作,疼痛持续时间更长且程度更重。心肌梗死则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的严重状态,会出现剧烈且持久的胸痛,常伴有大汗、恶心及濒死感。

主动脉夹层:由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血液冲入血管中层形成的“假腔”所致,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诱因。会突发前胸或背部的撕裂样剧痛,疼痛可迅速蔓延至腹部和下肢,部分伴有血压显著升高或两侧肢体血压不对称。

心包炎:是心包膜脏层和壁层的炎症,常见诱因包括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或心肌梗死后遗症。其典型症状为尖锐的刺痛或牵拉痛,疼痛在呼吸、咳嗽或体位改变时加重。

心肌病:心脏肌肉的“病变”

心肌病是心脏肌肉的病变,扩张型心肌病导致心脏扩大、收缩力减弱,无法有效泵血,引发胸痛、呼吸困难;肥厚型心肌病因心肌肥厚限制舒张功能,导致胸痛、心悸,严重时可猝死。

其他可能导致胸痛的原因

1.呼吸系统疾病

如肺栓塞、张力性气胸、肺炎或胸膜炎等,核心原因是病变直接刺激或累及胸膜、胸壁神经、气道及周围组织,常伴随咳嗽、咯血或呼吸受限。

2.消化系统疾病

如食管损伤或撕裂、胆囊炎、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等,核心原因是病变刺激消化道黏膜、肌肉或神经,胸痛的同时常伴有消化道症状。

3.胸壁疾病

如肋软骨炎、带状疱疹、肋骨骨折,核心原因是胸壁的肌肉、骨骼、神经等出现病变或损伤。

如何应对胸痛

1.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一旦出现胸痛,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向医生详细描述胸痛的症状,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如刺痛、闷痛、压榨样痛等)、持续时间、发作频率、诱发因素(如运动、情绪变化、进食等)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心悸、头晕等)。医生会根据你的描述,结合检查,明确胸痛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2.改善生活方式,预防心脏疾病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以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控制体重,避免肥胖,降低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血脂,对心脏健康十分有益。但要注意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强度循序渐进。

戒烟限酒: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过量饮酒也会对心脏造成损害,所以应当戒烟限酒。

心理调节: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应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学习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对于心血管源性的胸痛,如心肌梗死,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至关重要。如果患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让其就地休息,解开上衣领口,保持呼吸通畅;如备有硝酸甘油,可让其舌下含服;若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如下:让患者仰卧在硬板床上或地上,施救者双手交叠,用手掌根部按压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2025-10-17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