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十二指肠溃疡 从生活细节开始

防治十二指肠溃疡 从生活细节开始
作者:​余军   单位:桂平市石龙中心卫生院
394

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指十二指肠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形成的慢性溃疡。它会引发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不适,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对生活质量和健康影响很大。其实,这种疾病的发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只要在日常中多注意细节,就能有效预防和辅助治疗。

合理饮食,呵护肠道健康

饮食是影响十二指肠健康的关键,不当饮食会直接刺激溃疡面,加重病情,所以科学饮食是防治的基础。

首先要规律进食、定时定量。不少人因工作忙等原因饥一顿饱一顿,会让胃酸分泌失去规律,空腹时过多胃酸直接进入十二指肠,损伤黏膜。建议每天固定三餐时间,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别暴饮暴食。若两餐间隔久易饿,可在上午10点左右或下午3-4点加些苏打饼干、小米粥等温和易消化的食物,既能缓解饥饿,又不给肠道添负担。

其次要选对食物。多吃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类(小米粥、大米粥)、软面条、蒸蛋羹、豆腐、鱼肉等,它们能提供身体所需营养,还能减轻肠道消化压力。而辣椒、花椒、大蒜、芥末等辛辣食物,会直接刺激溃疡面,加剧疼痛,要尽量避免;冰淇淋、冷饮、生鱼片等生冷食物,会使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黏膜血液供应,不利于溃疡愈合,也要少吃;醋、柠檬、山楂等过酸食物,以及巧克力、糖果等过甜食物,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病情,同样要控制摄入量。

最后要注意吃饭方式。吃饭时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让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减轻肠道消化负担,同时唾液中的碳酸氢盐能中和部分胃酸,减少对十二指肠黏膜的刺激。另外,吃饭时别大声说话或看电视,以免影响消化。

规律作息,助力肠道修复

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正常功能,进而导致胃酸分泌失调,加重十二指肠溃疡。所以保持规律作息对防治很重要。成年人每天要保证7-8小时充足睡眠,尽量晚上11点前入睡。因为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脏、胃肠道等器官修复和休息的关键时段,此时进入深度睡眠,有助于肠道黏膜修复和再生。若因工作等原因熬夜,也要尽量在熬夜后及时补觉,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此外,还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别喝咖啡、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它们会兴奋神经系统,影响睡眠质量。可以睡前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帮助入睡。同时,保持卧室安静、舒适、光线适宜,为睡眠创造良好环境。

调节情绪,减少肠道刺激

情绪对消化系统影响很大,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通过神经系统影响胃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加重十二指肠溃疡。因此,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也很关键。

日常要学会释放压力,保持积极乐观。可以通过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等适当运动缓解压力、调节情绪,运动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还能释放体内让人愉悦放松的神经递质。另外,听音乐、看电影、读书、与朋友聊天等方式,也能转移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

如果长期被严重不良情绪困扰,自己难以调节,要及时找专业心理医生帮忙,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避免不良情绪对身体造成更大伤害。

适度运动,提升肠道能力

适度运动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强消化吸收功能,改善肠道血液循环,有助于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和预防复发。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很重要。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疾病急性期要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加重病情,可选择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温和的运动方式,强度以运动后不疲劳为宜。运动时间可根据自身情况安排,一般每天运动30分钟左右,每周3-5次。运动时要循序渐进,慢慢增加强度和时间,别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同时,注意运动后的休息和补水,避免运动后马上进食或喝大量冷饮,以免刺激胃肠道。

定期检查,早防早治

定期做胃肠道检查是防治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措施。通过检查,能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有十二指肠溃疡家族史、长期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精神压力大等高危人群,要定期做胃镜检查,建议每年一次。已经患病的患者,治疗后要按医生建议定期复查,了解溃疡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另外,要多关注自身状况,若出现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不适,要及时就医检查治疗,别延误病情。

总之,防治十二指肠溃疡并不难,关键是从生活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情绪和运动习惯,定期检查,这样就能有效预防和辅助治疗。

2025-08-2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