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哮喘,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突然发作时的喘不过气、咳嗽、胸闷,听起来确实挺吓人的。哮喘通常是由过敏原或刺激物引起,特点是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增加,导致呼吸道收缩,从而导致呼吸困难。哮喘虽然不能完全根治,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细心的居家护理,绝大多数人都能过上正常、快乐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哮喘患者在家应该怎么照顾自己,让哮喘不再成为生活的“拦路虎”。
找到并避开“捣蛋鬼”——识别和管理过敏原
哮喘发作,很多时候是身体对某些“捣蛋鬼”(也就是过敏原)反应过度引起的。这些“捣蛋鬼”可能藏在你的家里,比如:尘螨:它们最喜欢待在床上、沙发里、地毯上。床单被套要勤洗勤晒并在阳光下暴晒;尽量不用地毯,用百叶窗代替窗帘,减少尘螨藏身之所;床上用品选用防螨材质;经常用吸尘器清理家具缝隙,吸尘时最好戴上口罩,或者请家人代劳;猫咪、狗狗等宠物的毛发、皮屑、唾液都可能引发哮喘。尽量不养宠物;如果实在舍不得,尽量不让宠物进卧室,并且要经常给宠物洗澡,保持家里清洁。春天和秋天是花粉高发季。在花粉浓度高的日子(可以关注天气预报),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早上和傍晚;开窗通风最好选在花粉浓度较低的时段;外出时戴上口罩、眼镜,回家后及时洗脸、洗手、换衣服。香烟烟雾是哮喘的大敌!家里、车内都不要吸烟,也不要让家人或朋友在身边吸烟,也要避免接触刚吸过烟的人衣物上的烟味。
学会正确使用“小罐罐”——掌握吸入剂技巧
哮喘治疗常用的药物大多是气雾剂或干粉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罐罐”。这些药物直接作用于肺部,效果最好,副作用也相对较小。但是,如果用法不对,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不同的吸入剂用法可能不一样,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或者遵医嘱使用,确保自己或家人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如:定量气雾剂(MDI)+ 储雾罐(Spacer):使用时取下气雾剂瓶口的盖子,如果是首次使用、长时间未使用(如超过一周)或怀疑药物未充分混匀,需要摇匀气雾剂瓶,并预喷1~2喷到空气中(除非说明书有特别说明),并将气雾剂牢固地插入储雾罐的开口处;站立或坐直,通过鼻子慢慢呼气,直到舒适为止(不要用力呼气),再将储雾罐的吸嘴紧密地含在口中,嘴唇包住吸嘴,头保持直立,在开始缓慢、深长吸气的同时,按下气雾剂瓶喷药一次,吸气要慢且深,持续几秒钟。停止吸气后,立即移开储雾罐,然后屏住呼吸5~10秒钟(或尽可能久)。如果医生处方要求一次吸入多喷(例如两喷),等待约30~60秒(具体间隔看说明书或医嘱),然后再重复吸入一次。用完吸入剂后,立刻用清水(或根据医嘱用特定的漱口液)漱口,漱口后吐出,不要吞咽。这可以显著减少口腔感染和声音嘶哑的风险。吸入完成后将储雾罐的盖子和吸嘴取下,用温水冲洗,晾干(不要用热水或洗涤剂洗,除非说明书允许),气雾剂瓶身只需用干净的布擦拭。定期查看罐子里还有多少药,及时准备更换。
饮食清淡有营养——吃出好气色
哮喘患者的饮食没有绝对的禁忌,但注意以下几点更好:均衡营养,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瘦肉、鱼虾、蛋奶等。少吃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这些可能刺激呼吸道。少数人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比如海鲜、芒果等),如果发现吃了某种食物后哮喘加重,就要尽量避免。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方便咳出。
关注情绪,保持乐观——心情好,呼吸才顺畅
情绪波动也可能诱发哮喘。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
学会放松,多听听音乐、看看书、散散步,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哮喘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哮喘是可控的慢性病,只要管理好,不会影响正常生活。遇到问题及时和医生沟通。保持愉悦的心情。
做好记录,定期复查——和医生一起管理哮喘
可以简单记录每天的用药情况、症状变化(有没有咳嗽、喘息、胸闷)、活动量、可能的诱因等。这有助于你和医生一起找到规律,调整治疗方案。哮喘发作的急救药物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最好随身携带。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进行肺功能检查等,让医生评估你的哮喘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最后,哮喘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不用过于焦虑,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居家护理方法,积极避免诱因,规范使用药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哮喘完全可以有效控制。记住,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医生、家人都会是你坚强的后盾。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呼吸更顺畅,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