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其胃肠及机体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正确的术后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恢复健康十分重要。如果不做好这些工作可能会导致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而且,只有做好术后护理才能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为此,我将为您详细说明肠癌手术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促进患者的康复。
注重饮食管理
(一)饮食过渡:在手术后1~3日内患者禁止进食,所需的营养需要通过静脉补充的方式获取。当患者排出了肠道气体后,可以吃一些流质的东西,如米汤或者藕粉之类的。在术后的一周,患者可以先吃一些半流食,然后过渡到一些质地较软的食物,让肠胃慢慢习惯正常的饮食习惯。只有这样才不会加重肠道的负担,促进肠癌手术的恢复。
(二)饮食原则:肠癌患者手术后要避免吃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豆类、洋葱等,以免引起肠胃不适或胀气问题。同时可以选择优质蛋白质食物,如鱼、蛋、豆制品等,食用的时候也要细嚼慢咽,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这样能够减轻肠道负担。
平衡活动休息
(一)早期活动:在手术后的1~2日内,患者可以在床上翻身或者简单地扭动关节,每次活动的间隔为2小时左右,这是为了防止发生血栓及肠道粘连的问题。在术后3~5天,可以尝试坐起和站立,然后慢慢地下地走路,走路的时间和次数要随身体状况而定,随着身体的康复逐步加大运动量。
(二)长期活动:手术后一个月内尽量不要进行激烈的运动,即便要运动也要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简单运动。平时也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不要将过多的时间用在运动上,应该遵循劳逸结合的原则,这样才能促进身体的康复。
伤口造口护理
(一)伤口护理:在进行伤口护理的时候应该注意做好创面的清洗,并保持周围皮肤的干燥,防止伤口与水接触。平时还要观察创面是否有渗血、红肿、渗液等情况,如有上述感染的症状需要立即换上干净的敷料。在拆线后的一周之内,尽量不要去碰伤口,如需要洗澡也要以沐浴为主,并注意避开伤口。
(二)造口护理:接受造瘘口手术的患者每天要注意造瘘口的颜色,其一般应为红色,如果发现有黑色或有流血现象,便要高度重视,并及时就医。平时要注意用温水清洗造口周边的肌肤,还要定时更换造瘘袋,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并发症的处理
(一)警惕症状:患者在手术后要注意出血的情况,如伤口持续渗血,或者出现呕血症状,排便时发现黑便或带血的大便,就应提高警惕。另外,如果患者出现发热、伤口红肿热痛、引流液浑浊等症状时,应考虑是否发生了感染。除了上述症状,如果出现腹胀、腹痛、排气不排便的情况,则有可能是肠道的粘连或阻塞问题。
(二)处理原则:患者术后如有以上表现,不要自己擅自改变服用药物的方案,而是要马上到医院就诊,及早发现并发症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免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而影响患者的康复进度。
后续用药治疗
(一)基础用药: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问题。另外,止痛药可以缓解患者的不适,而益生菌则可以用来调节肠道的功能,这些都是辅助患者康复的重要方式。但是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患者也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任何副作用。
(二)辅助治疗:如果患者在术后需要接受化疗或者靶向疗法,则在治疗时就要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恶心、脱发等,同时还要注意做好血常规的检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察觉到患者身体的潜在风险,确保治疗工作的稳步推进。
肠癌术后管理是多方面的,只有做好术后护理才能保证患者的健康。因此,在手术后需要从症状的监测到药物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术后的顺利康复。为此,患者及家人应该对此有更多的认识,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术后的护理,患者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有利于病情的好转,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