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透析患者出现皮肤瘙痒怎么办

长期透析患者出现皮肤瘙痒怎么办
作者:刘淼   单位: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1778

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尿毒症皮肤瘙痒)是一个常见且令人困扰的症状,50%-90%透析患者存在此种症状,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主要与尿毒症状态本身以及透析治疗相关。

尿毒症皮肤瘙痒原因

1.毒性代谢产物异常蓄积

    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常因肾功能下降、电解质紊乱、钙磷代谢异常、血清铝含量高、透析不充分等原因,诱发皮肤瘙痒。

2.皮肤干燥

皮肤干燥症在尿毒症患者中非常常见,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和鳞屑。主要由皮脂腺和大汗腺功能分泌障碍所致,同时分泌腺萎缩和皮肤基底层增厚也会导致皮肤局部酸碱度升高和角质层水合作用减少。透析过程中超滤量过大导致皮肤脱水,进一步加剧皮肤干燥。

3.免疫系统失调和全身炎症

免疫系统失调和促炎介质的增加可导致皮肤局部和全身的微炎症状态,这种状态是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如白细胞增多、低蛋白血症、高铁蛋白血症、肿瘤坏死因子、炎症因子水平升高等。

4.尿毒症神经病变

透析患者体内毒素可引起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主要包括周围神经节段性脱髓鞘和轴突变性,导致瘙痒神经通路中周围神经敏化,进而引起神经源性瘙痒。

5.其他相关发病机制

尿毒症患者因为长期血磷升高、血钙减少、低活性维生素D刺激,导致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导致高钙血症,并伴有高磷血症,形成磷酸钙结晶沉积在皮肤真皮层、皮下组织和小血管壁,造成皮肤钙化引起皮肤瘙痒。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瘙痒症状更严重。

尿毒症皮肤瘙痒表现

尿毒症皮肤瘙痒表现多样,程度不同,表现为全身对称性瘙痒,也可能是局部瘙痒,以背部受累为主,也可见于双臂、头部和腹部,手掌、脚底和头面部的瘙痒则比较少见。瘙痒常持续反复,几乎每天发作,时间从数分钟到持续瘙痒不等,且夜间症状加重、影响睡眠。环境因素如高温、干燥、寒冷、压力或淋浴均可加重瘙痒。

尿毒症皮肤瘙痒治疗和护理

1.毒性清除治疗

    保证透析充分性,保证足够的透析时间(每次≥4小时),增加透析频率(如从每周2次增至3次或每日短时透析),这比单纯延长单次时间更能平稳地清除毒素和水分,减轻峰值毒素负荷对皮肤的刺激。

选用高通量透析器。原理:高通量透析器具有更大的膜孔和表面积,不仅能有效清除小分子毒素(尿素、肌酐),还能显著增强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清除目标:与瘙痒可能相关的物质——中大分子毒素(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某些炎症因子)、部分蛋白结合毒素(相比低通量膜,高通量膜对某些蛋白结合毒素,如硫酸吲哚酚、马尿酸的清除效率也略高)。

采用增强型/组合透析技术。血液透析滤过——原理:结合弥散和对流原理。通过大量超滤产生置换液,模拟肾脏肾小球滤过功能;优势:清除效率最高,尤其擅长清除中大分子毒素和部分蛋白结合毒素。其对中大分子的清除率显著优于高通量透析。血液灌流——原理:将血液引入装有吸附剂(常用活性炭或树脂)的灌流器,通过物理吸附清除毒素;优势:特别擅长清除中大分子、蛋白结合毒素及炎症介质,这些物质常与瘙痒相关;应用方式:透析+灌流组合,最常用。将灌流器串联在透析器前,一次治疗中同时进行吸附和透析。频率通常为每周1-2次或每2周1次。

2.皮肤护理

保湿、润肤和保护皮肤屏障药物:保湿的目的是帮助角质层恢复正常的屏障功能,使用含水量高的润肤用品补充皮肤中的水分,可以缓解皮肤干燥症,从而帮助恢复皮肤屏障并减轻皮肤瘙痒。含有尿素(5%~10%)和甘油(15%~20%)成分的外用制剂、含有丙二醇(20%)、乳酸(1.5%~5%)或神经酰胺的外用皮肤保湿剂也可能有助于缓解瘙痒。

3.其他护理

保持房间清洁,避免高温干燥环境,不饮酒、少吃刺激性的食物。

避免长时间洗浴,使用非碱性肥皂和非碱性沐浴露,合理使用保湿剂,控制沐浴时间不超过20分钟,避免水温过热及蛮力揉搓皮肤,浴后轻轻擦干,穿着柔软棉质衣服,避免使用尼龙或硬毛巾等。

瘙痒时可用手轻轻拍打代替抓挠,同时应勤剪指甲,并注意保护动静脉内瘘侧手臂,以防造成内瘘感染和皮肤感染。

2025-08-14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