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股骨头坏死”,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要换关节了?”。在很多人眼里,这病一听就挺吓人的,好像得了它就等着手术、装金属假体,一拖好几年。其实不是这样的,现在的医学一直在进步,股骨头坏死的早期治疗已经有很多新方法。如果能抓住机会,早点治疗,还是有机会保住自己的关节的。
1.什么是股骨头坏死?
简单地说,股骨头就是大腿骨最上面那一块球状的骨头,它嵌在骨盆的髋臼里,肩负着全身的重量,还要保持髋关节灵活转动。“坏死”这两个字听着挺可怕的,其实就是那块骨头的血液供应出了问题。血液少了或者没有了,里面的骨细胞就会死亡,骨头就会慢慢塌陷。这个过程是悄悄进行的,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大腿根部有点隐隐作痛,活动多了就会觉得酸胀难受,很容易被当成平时的“疲劳”或“拉伤”。如果不管它,骨头结构就会塌陷变形,最后连关节都动不了,只能通过手术换上一个人工关节。
2.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得股骨头坏死?
过去,股骨头坏死多见于中老年人或长期酗酒、使用激素的患者。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就诊,原因很复杂,例如:
长期熬夜,影响身体微循环
饮食不规律,代谢负担加重
偏好高强度运动,增加髋部压力
部分人群因治疗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症而接受过大量激素类药物治疗
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股骨头血供不稳定,进而诱发骨细胞死亡。
3. 换关节只是“最后一步”,早期治疗正不断进步
很多人觉得医生一说股骨头坏死,下一句就是要做好换关节的准备了。其实医学界早就琢磨着能不能别这么快就动手术,特别是年轻人,人工关节虽然好,但总有用到头的一天,一换再换风险太高。现在有些新手段正在给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病人带来希望。
4. 低强度脉冲超声:激活骨细胞的“温柔刺激”
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这种治疗手段属于非侵入性的,它采用一种特殊频率的超声波去刺激骨组织,促使血管生成并让骨细胞变得活跃。就好比给受伤的骨组织做按摩一样,既不会产生热量,也不会对周围的组织造成损害,但却能激活骨骼自身的修复能力。针对那些处于坏死初期,骨结构还没有出现明显塌陷状况的患者来说,定时、规律地运用LIPUS,能够帮助延缓病情的发展,甚至有些病人还能达到重新生长骨结构、恢复功能的目的。
5. 骨髓干细胞移植:唤醒骨骼“重建力”
人的骨髓里面藏着“万能细胞”,那就是干细胞。这些细胞能够变成骨细胞、血管细胞等。医学研究显示,将干细胞提取出来,再注入到坏死的股骨头部位,就能起到修复、再造的效果。这个过程通常与微创手术结合进行,医生会用一些专门的器械打通坏死区域的骨髓腔,也就是形成所谓的“通道”。一方面可以起到减压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干细胞更容易进入并激活局部的修复反应。这项技术目前在很多大城市的医院都有应用,一些病人在干细胞注射半年后,影像学上就可以看到骨结构的改善,疼痛也会得到明显的缓解。
6. 微创减压术:解除“骨头里的高压锅”
坏死地方的骨髓腔就像个闷罐子,压力大、供血差、代谢慢。微创减压术的原理就是,在坏死的地方打个洞,把里面的压力降下来,改善血流环境,有点像给骨头做“减压”,让营养和氧气重新进入,有利于组织恢复。如果再加上LIPUS或者干细胞辅助治疗,效果就更好,术后恢复期也比换关节短很多。
7. 骨内注射药物:打通血管、恢复代谢
有一些研究小组试着把能扩张血管、推动骨头新陈代谢的药物直接注射到股骨头内,比如前列腺素或生长因子等。这种方法目前仍在进行临床试验,且成果非常显著。它的好处在于能够精确作用到所需部位,且副作用较小,非常适合那些仅有部分血流但功能已经开始退化的骨骼组织。等到技术成熟以后,这种做法也许就会成为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股骨头坏死以前是个让人绝望的诊断,但现在,科学和技术给了我们另一种可能性。只要抓住早期,很多人有机会保住自己的骨头,不用走到换关节那一步。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治疗方案得因人而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越早重视,机会越大。不要等到疼到走不动才想着去治疗,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都值得我们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