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透析患者如何吃出健康

肾透析患者如何吃出健康
作者:​陆熙钱   单位: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679

对于每周需要接受3次血液透析的肾衰竭患者而言,饮食管理是维持生命质量的核心环节。透析虽能替代部分肾脏功能,但无法完全模拟健康肾脏对代谢废物的精细调控。因此,患者需通过科学饮食控制水、电解质、蛋白质等物质的摄入,避免因饮食不当引发高钾血症、心力衰竭等致命并发症。本文将从营养需求、饮食原则到具体技巧,为肾透析患者提供一份实用饮食指南。

透析患者的特殊营养需求:平衡与限制的博弈

健康肾脏每日可过滤180升血液,清除代谢废物并调节水盐平衡。而透析治疗仅能部分替代这一功能。血液透析:每次清除约800毫升水分,对小分子毒素(如尿素、肌酐)清除效率高,但对中大分子毒素(如β2微球蛋白)清除能力有限。腹膜透析:依赖腹膜毛细血管交换,每日可清除10~15升液体,但对钾、磷的清除效率低于血透。

这种“不完全替代”导致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弥补治疗短板。蛋白质需求:透析会丢失10~15克氨基酸/次,需补充优质蛋白(1.0~1.2克/公斤/天)。电解质平衡:钾摄入需控制在2000毫克/天。以下,磷摄入需<800毫克/天液体管理:血透患者每日液体摄入量=前日尿量+500毫升(无尿者≤1000毫升/天)。

五大核心饮食原则:精准调控生命指标

原则1:优质蛋白“挑着吃”。选择生物价高的蛋白质来源,减少含氮废物产生。推荐食物:鸡蛋(生物价94)、牛奶(85)、鱼肉(83)、瘦肉(74)。避坑指南:避免豆制品(植物蛋白利用率仅60%~70%)、加工肉(含磷添加剂)。实操技巧:将每日蛋白质分配至三餐,如早餐1个鸡蛋+250毫升牛奶,午餐100克鱼肉,晚餐80克瘦肉。

原则2:钾离子“严防死守”。高钾血症(血钾>5.5毫摩尔/升)可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需重点管控。高钾黑名单:香蕉(358毫克/100克)、紫菜(1796毫克)、土豆(342毫克,需水煮弃汤)。低钾妙招:蔬菜焯水后烹饪(去除50%~70%钾)。水果选择苹果(119毫克)、梨(85毫克)等低钾品种。避免使用低钠盐(含25%氯化钾)。

原则3:磷摄入“双重阻断”。透析患者磷潴留率达30%~50%,需从食物选择和烹饪方式双重控制。高磷陷阱:奶茶(含磷酸盐添加剂)、动物内脏、坚果(如杏仁含713毫克/100克)。降磷技巧:肉类先焯水(去除30%磷)。选择蛋清(磷含量仅为蛋黄的1/8)。使用磷结合剂(如碳酸镧需随餐嚼服)。数据参考:每日磷摄入量每增加100毫克,死亡风险上升2.3%。

原则4:水分管理“滴水计策”。无尿患者每日液体摄入需精确到毫升。计算方法:体重(kg)×15毫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kg)×500毫升。控水技巧:使用带刻度的水杯,分次小口饮用。含服冰块(其含水量不可忽略)替代饮水。避免汤类、粥类等高水分食物。紧急信号:若出现夜间不能平卧、脚踝水肿,提示已超量饮水。

原则5:钠盐摄入“锱铢必较”。高钠饮食会加重口渴感,诱发高血压和心力衰竭。限钠标准:血透患者每日钠摄入<2000毫克(约5克食盐)。隐形钠源:酱油(15毫升含800毫克钠)、味精(1克含100毫克钠)、挂面(100克含1200毫克钠)。替代方案:用柠檬汁、香草等天然调料增味,或选择低钠盐(需确认血钾水平)。

特殊场景饮食应对:节日与外食指南

场景1:节日聚餐。策略:提前准备低钾蔬菜沙拉(用橄榄油醋汁调味),选择清蒸鱼而非红烧肉。禁忌:避免食用腊肠(含磷添加剂)、坚果拼盘、水果蛋糕。应急处理:若误食高钾食物,立即口服10克聚苯乙烯磺酸钠钙(降钾树脂)。

场景2:餐厅就餐。点餐技巧:要求厨师少放盐、酱油等调味料。选择白灼虾、清炒时蔬等低磷菜品。避免汤品(如紫菜蛋花汤含钾极高)。外食替代:自带煮鸡蛋、无盐坚果(每日≤15克)作为加餐。

营养监测与调整:动态管理的关键

每月检测指标:血钾(目标3.5~5.0毫摩尔/升)。血磷(目标1.13~.78毫摩尔/升)。血清白蛋白(目标≥40克/升)。个性化调整:若出现营养不良,可增加肠内营养制剂(如肾病专用营养粉)。若血磷持续升高,需联合使用非钙磷结合剂(如司维拉姆)。工具辅助:使用“肾透析饮食APP”记录每日摄入。咨询注册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食谱。

肾透析患者的饮食调控不是短期禁忌,而是需要终身践行的健康策略。从精准计算每克蛋白质到巧妙避开高钾陷阱,从应对节日聚餐的智慧到监测营养指标的科学,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命质量。记住:您餐桌上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对生命的郑重承诺。通过科学饮食与规范透析的双重保障,患者完全能够享有充满活力的人生。

2025-07-1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