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众人熟知的慢性病,通常被认为是血液里糖分过高,然而其实际情况并非仅仅关乎“糖”。糖尿病宛如一颗潜藏的“定时炸弹”,如果血糖长时间控制不佳,便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涉及心脏、大脑、肾脏、眼睛、神经等多个器官和系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那么,糖尿病患者究竟该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呢?
饮食调理:精准把控,营养均衡
饮食控制在糖尿病管理中占据基础地位。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严格把控每日总摄入能量至关重要,需要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活动量等因素,精准计算出每日所需的热量,并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的比例。一般建议: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至65%,蛋白质占15%至20%,脂肪占20%至30%。
少食多餐是稳定血糖的有效方式,可将每日三餐分为5至6餐,以避免单次进食过多导致血糖急剧升高。应当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及豆类等,膳食纤维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上升幅度,还能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体重。同时,需要减少摄入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如面包、米饭、糖果及甜饮料等,这些食物会让血糖快速升高,加重胰岛负担。
适当运动:激活身体,助力控糖
适当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益处诸多:运动可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使胰岛素更高效地发挥作用,提升胰岛素利用效率,从而协助控制血糖水平;运动还可消耗多余能量,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肥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有多种,如慢跑、游泳、散步及太极拳等。这些运动强度适中,易于坚持,且对关节产生的压力相对较小。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将运动时间分散在一周内,每次运动约30分钟。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防止过度劳累和受伤,并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实际情况调整运动方案。
药物治疗:遵医嘱,精准用药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管理中颇为关键的手段。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血糖水平及胰岛功能等状况,选择适宜的降糖药物。常见的口服降糖药有盐酸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片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血糖。对于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患者,可能需要采用胰岛素治疗,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
患者需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剂量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切勿随意增减剂量或擅自停药。应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如果出现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体检:早筛早治,防患未然
定期体检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糖尿病并发症在早期大多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通过定期体检,可及时发现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早期迹象,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是一个漫长而综合的过程,需要患者在饮食、运动、药物及体检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只有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才能切实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升生活质量,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