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盂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主要是由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经尿道逆行感染肾脏引起,常规表现为突发高热、腰痛、尿频尿急等症状。虽然起病较急,但只要及时治疗、规范护理并坚持足量饮水,绝大多数患者可完全康复。
认识急性肾盂肾炎
1.哪些人容易患病
女性:尿道短、距离肛门近,易受细菌入侵。
憋尿、不注意卫生者:尿液滞留、细菌滋生。
糖尿病患者、尿路结石/梗阻者:免疫力低或尿液流通不畅。
孕妇、长期留置导尿管者:生理变化或医源性因素。
2.警惕早期症状
全身“报警”信号:突然发高烧(38.5℃以上)、打寒战、头痛乏力、食欲不振。
腰部“求救”信号:单侧或双侧腰痛(像“钝痛”或“酸痛”),按压腰背部肾区会更痛。
排尿“异常”信号:老想上厕所(尿频)、憋不住尿(尿急)、排尿时尿道火辣辣地痛(尿痛),尿液可能浑浊甚至带血。
3.治疗的核心原则
关键:抗生素“足量足疗程”。医生会根据感染细菌选药(如左氧氟沙星、头孢类),疗程通常10-14天,千万别症状一好就停药(否则易复发或变成慢性炎症,损伤肾脏);
对症处理:高烧时用温水擦身降温,尿痛可遵医嘱吃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减轻刺激。
急性肾盂肾炎的规范护理
1.休息是“第一要务”
急性期必须卧床:发烧、腰痛时别硬扛,躺着休息能减轻肾脏负担,侧卧位还能缓解腰部不适;
环境要舒适:房间通风、安静,温度22~24℃,避免吵闹和强光,让身体集中精力“对抗细菌”。
2.症状护理:简单几招缓解不适
(1)高烧怎么办?
每1-2小时测一次体温,超过38.5℃冰敷或用温水擦浴(额头、腋窝、大腿根部);出汗后及时换干净衣服,别吹风受凉。
(2)腰痛尿痛怎么减轻?
腰痛:用热水袋敷腰(温度别太高,40-50℃,每次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尿痛:多喝水(后文详细说),或遵医嘱吃缓解药物,暂时别吃辣椒、生姜等刺激食物。
3.吃药和复查“别偷懒”
按时吃抗生素:比如医生让每天吃2次,就固定早晚各一次,漏吃了别下次加倍补(可能损害健康);
吃完药记得复查:停药后1-2周查尿常规、尿培养,确认细菌被完全清除,避免复发。
4.饮食
发烧时吃这些:米粥、面条、蒸蛋(好消化、补能量),搭配冬瓜、黄瓜、苹果(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
暂时避开这些:太咸的菜(每天盐<5g,避免水肿)、辣的(辣椒、大蒜加重尿痛)、甜饮料(促进细菌生长)。
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足量饮水注意事项
1.为什么要喝够水?
“冲”走细菌:多喝水能增加尿量,像“清洁工”一样冲洗尿道和肾脏,减少细菌停留;
减轻尿痛:稀释尿液能降低细菌毒素浓度,让排尿时没那么痛。
预防结石:感染时尿液易形成结晶,多喝水能避免结晶变成结石(结石会让感染更难好)。
2.喝多少?怎么喝?
每天喝多少?至少喝2000-3000ml(约8-12杯,每杯250ml),相当于“白天每1-2小时喝一杯”,别等渴了才喝;
喝什么水最好?白开水、淡茶水(比如绿茶),别喝可乐、果汁(含糖易滋生细菌)、咖啡、酒(利尿加重脱水,还影响药效)。
3.特殊情况怎么调整?
发烧、出汗多:适当多喝(比平时多500ml),避免脱水;
喝不下水或呕吐:小口多次喝,或喝口服补液盐(药店能买),补充盐分和水分;
医生说“要控水”:如果有肾功能问题(如少尿),一定要听医生的,别自己猛喝水。
总结:急性肾盂肾炎并不可怕,记住“早发现、及时治疗、好好休息、喝够水”这四大要点,就能快速康复。康复后也要注意:女性排尿后“从前向后”擦、别憋尿、性生活后及时排尿,这些小习惯能帮你远离泌尿系统感染!守护肾脏健康,从细节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