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二级预防”防线 别让脑梗死“卷土重来”

筑牢“二级预防”防线 别让脑梗死“卷土重来”
作者:​乔芳伟   单位: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神经内科
958

认识脑梗死复发的危害

脑梗死每一次复发都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首次脑梗死发作时,由于脑部尚有一定的代偿能力,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症状可能得到较好的改善,甚至能恢复正常生活。但复发时,新的梗死灶会与旧病灶相互影响,导致脑部组织受损范围扩大。频繁复发的脑梗死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大脑多次缺血缺氧,会导致神经细胞大量死亡,进而引发血管性痴呆,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性格改变等症状。

什么是脑梗死的“二级预防”

脑梗死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主要针对尚未发生脑梗死,但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人群,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来降低发病风险;而二级预防的对象则是已经发生过脑梗死的患者,目的是防止病情再次发作。二级预防的核心在于“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药物治疗控制基础疾病、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另一方面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从根本上改善身体状况,降低复发风险。

药物治疗:二级预防的“主力军”

(一)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构成了脑梗死二级预防的核心。血小板在血栓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旦血管内皮受损,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形成血栓,阻塞血管,从而引发脑梗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然而,这些药物也可能带来副作用,例如可能引发胃肠道出血、皮下瘀斑等问题。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患者若观察到黑便、牙龈出血或皮肤瘀点等迹象,应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使用方案。

(二)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不仅能够降低血脂,更关键的是它们能够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是引发脑梗死的主要因素,不稳定斑块的破裂会释放物质,激活血小板,导致血栓形成。诸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称“坏胆固醇”),减少斑块内的脂质积累,增强斑块的稳定性,进而减少脑梗死的复发风险。此外,这类药物还具有抗炎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效用。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建议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肌酸激酶水平,若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肌肉疼痛等症状,应立即与医生联系。

(三)控制基础疾病的药物

1. 降压药物:高血压是引发脑梗死的关键危险因素之一。若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导致脑血管壁受损,进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对于伴有高血压的脑梗死患者来说,严格控制血压显得尤为关键。常见的降压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例如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例如氯沙坦)、钙通道阻滞剂(例如氨氯地平)等。

2. 降糖药物: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血管内皮细胞会受到损伤,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等降糖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减少高血糖对血管的潜在损害。

3. 抗凝药物:对于特定类型的脑梗死患者,例如心源性脑梗死,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包括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是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

生活方式干预:预防复发的“根基”

(一)健康饮食

遵循“三低一高”原则,即低盐、低脂、低糖、高膳食纤维。减少食盐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克,避免食用咸菜、腌肉等高盐食品;控制脂肪摄入,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胆固醇食物,选择橄榄油、鱼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健康油脂;限制甜食摄入,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脂、控制体重。此外,适量补充蛋白质,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优质蛋白。

(二)适度运动

脑梗死患者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可分多次完成。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三)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同时降低血液中氧气含量,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大量饮酒则会升高血压,损伤肝脏,增加脑梗死复发的风险。因此,脑梗死患者必须戒烟,并严格限制饮酒量。

(四)规律作息与情绪调节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此外,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诱发脑梗死。患者可通过听音乐、阅读、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平和的心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定期复查与自我监测

脑梗死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还需定期到医院复查。复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凝血功能等血液指标,以及脑血管超声、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通过复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患者在家中也应学会自我监测。每天定时测量血压、血糖,记录数值变化;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如是否再次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

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是一场需要长期坚持的“健康保卫战”。只有将这些环节紧密结合,全方位筑牢防线,才能有效降低脑梗死复发风险,让患者远离疾病的威胁,重获健康生活。

2025-08-0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