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师傅因腰痛伴间断发热1月余,加重5天,于2025年5月中旬来青岛市市立医院疼痛科门诊就诊,在住院诊疗期间发现“腰椎炎性改变,布鲁氏菌抗体凝集试验强阳性”,考虑“布病”转入青岛市传染病院,经过几周的抗感染和对症治疗,患者康复出院。
何为“布病”
布鲁氏菌病,也被称作波浪热或地中海热,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导致的可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传染病。此病主要在牛、羊、猪以及狗等家畜中传播。人类可以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其制品,或吸入含有该细菌的气溶胶而被传染。
布鲁氏菌病引起的腰痛(通常称为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或脊椎炎)有其相对特征性的表现,但也容易与其他常见腰痛混淆。疼痛科医生特别提醒关注以下几点——
腰痛性质与部位。持续性钝痛或深部酸痛:这是最常见的类型,疼痛位置深在,定位可能不太清晰。夜间痛加重,活动后缓解不明显或反而加重。
伴随的全身症状。发热:发热是布鲁氏菌病的标志性症状,体温可呈波浪形起伏(故名波浪热),也可为不规则发热或长期低热。乏力:患者常感极度疲乏、倦怠、无精打采,这种乏力感往往与腰痛程度不成比例。体重下降: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其他关节痛/关节炎:除脊柱外,髋关节、膝关节等大关节也常受累,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病程特点:这种疾病具有潜伏期,通常持续1~3周,平均为2周,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延长到数月甚至超过一年。临床上可以将其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病程在6个月以内被视为急性感染,而超过6个月则被称作慢性感染。
诊断挑战:为何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在临床诊断上存在诸多挑战,是导致其被忽视或误诊的重要原因。
症状缺乏特征,容易与常见疾病混淆:腰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医生和患者通常会先考虑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等常见疾病。
疫区外警惕性不足:在非传统疫区或城市医院,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性可能相对较低,尤其在缺乏明确流行病学史时。
影像学表现类似:早期X线平片可能无明显异常。CT和MRI虽能发现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椎旁或硬膜外脓肿等,但这些表现与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转移瘤等有重叠,鉴别诊断困难。
实验室检查需针对性。常规检查: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通常显著升高,提示活动性炎症,但无特异性。血清学检测:是最常用和重要的诊断方法。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1:160(++)有诊断意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gG、IgM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细菌培养:从血液、骨髓、受感染的组织或脓液中分离和培养布鲁氏菌被视为“金标准”。
布鲁氏菌病腰痛的规范治疗:根除感染是关键。治疗布鲁氏菌病腰痛的核心目标是根除病原体、控制感染、缓解疼痛、防止复发和并发症。
疼痛管理:在有效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合理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有助于控制局部炎症、缓解疼痛和改善活动功能。
物理治疗:可在急性炎症期过后酌情使用,帮助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但禁止在急性炎症期进行剧烈推拿按摩。
外科干预:并非首选,仅在特定情况下考虑:出现明确的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且影像学证实有脓肿或破坏骨块压迫;形成较大的、不易吸收的椎旁或硬膜外脓肿。
该病的预后如何
这种疾病通常具有良好的预后,大多数患者在接受规范的治疗后可以康复。然而,由于部分患者未能及时或彻底地进行诊治,会导致复发或慢性病程。急性感染者在接受抗菌治疗后,大约10%的患者会在初次治疗结束后3到6个月内复发,这与细菌耐药性、细菌在细胞内的位置以及不规范的治疗有关。
该病如何预防
对疫区内的传染源进行检验隔离、治疗或扑杀病畜,强化畜产品的消毒和卫生检查,为高风险职业人群做好防护和疫苗接种。在疫区广泛对家畜实施疫苗接种可以预防疾病传播。同时,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强调不喝生奶、不吃生肉、做好职业防护,是预防布鲁氏菌病及其带来的痛苦腰痛的源头性措施。
让我们共同努力,识别并制服这个腰痛的“特殊”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