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识别与急救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识别与急救
作者:​郭双双   单位:西京医院 眼科一病区
56

在我们精密的视觉系统里,视网膜如同相机里的“感光底片”,负责捕捉光线并形成视觉信号。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管则是为这片至关重要的“底片”供应氧气和养分的生命线。一旦这条主干道发生阻塞,就会导致眼科急症——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

什么是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是供应视网膜内层营养的主要血管,可被视为眼部的“生命供给线”。当这条动脉因各种原因(如血栓、栓塞、血管痉挛等)发生血流中断时,视网膜神经细胞会因急性缺血、缺氧而迅速水肿、死亡。由于视网膜神经细胞是不可再生的,其对缺氧的耐受极限极短,通常认为,缺血、缺氧超过90~120分钟,就会造成视网膜永久性的、不可逆的损伤,导致所对应区域的视力严重丧失。

如何识别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抓住急性视力丧失的蛛丝马迹——CRAO的典型症状是突发、无痛、显著的视力下降。具体表现为:(1)突发性视力骤降:这是最核心的症状。患者通常出现“眼前突然一黑”,视力在数秒至数分钟内急剧下降。(2)视野缺损:如果阻塞发生在较小的分支动脉,则表现为视野的某个区域(如上方、下方或一侧)突然看不见,形成一个固定的暗区。(3)一过性黑矇前兆:部分患者可能经历过短暂的、持续数秒或数分钟的视力丧失,之后又自行恢复。这是极其重要的预警信号,提示眼部血管可能存在潜在问题,绝不能忽视。

高危人群更需警惕:比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颈动脉狭窄的中老年人群。此外,长期吸烟、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的年轻人也并非绝对安全。

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后应该怎么急救与护理

紧急急救:抓住黄金救治窗口——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请立即执行以下步骤:(1)立即就医,刻不容缓!切勿抱有“休息一下就能好转”的侥幸心理;直奔设有24小时眼科急诊的大型综合医院或眼科专科医院。清晰沟通病情:明确告知医护人员:“我的眼睛是突然看不见的,并且一点都不痛!” 这句话能帮助医护人员迅速识别急症。(2)在就医途中可尝试以下方法,眼球按摩:闭上眼睛,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压眼球10~15秒,然后松开,如此重复数次,此动作通过改变眼内压力,有可能促使栓子移动,从而解除阻塞;深呼吸:进行深而慢的吸气,然后缓慢呼气,此举可提高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助于扩张眼部血管;避免情绪过度紧张,控制血压。以上措施旨在降低眼压或扩张血管,为视网膜争取一线血流,绝不能替代医疗救治。核心行动是:立刻去医院。

院内专业救治——到达医院后,眼科医生会通过视力检查、眼底检查等手段快速确诊。治疗的目标是在视网膜细胞死亡前恢复血流,常用方法包括:前房穿刺:放出少量房水,旨在降低眼内压,增大视网膜动脉的灌注压,试图“冲开”阻塞。药物治疗:使用血管扩张剂、降眼压药物等,改善眼部供血。吸氧治疗:吸入含有95%氧气和5%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以扩张血管并提高血氧含量。溶栓治疗。

治疗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挽救视力。在为患者采取急救治疗的基础上,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病情监测、生活护理等。

疾病的预防措施

对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需做好以下几点:严格管理全身疾病:有效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坚决戒烟,限制饮酒,保持均衡饮食与适度运动,维持健康体重。避免诱发因素:保证充足睡眠,学会压力管理,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剧烈起伏。定期筛查: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颈动脉超声和心脏检查,防患于未然。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一场无声而迅猛的视觉掠夺,它不伴疼痛,却可在瞬间夺走光明。因此,要学会识别其“突发、无痛性视力丧失”的典型特征,并牢记“时间就是视力”的黄金法则,在危急关头守住珍贵的视觉世界。

2025-09-1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