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治疗与护理措施

冠心病的治疗与护理措施
作者:黄善芳   单位:防城港市防城区扶隆镇卫生院
139

循环系统如同人体的“运输网络”,负责将氧气和营养输送到全身各处。而冠心病,就像这条网络中的“堵车点”,会让心脏供血不足,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本文将为您解析冠心病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帮助您科学应对这一常见循环系统疾病。

一、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的“基石”

冠心病无法彻底根治,但通过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症状,降低风险。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能防止血液凝固,减少血栓形成。需每天按时服用,切勿自行停药或漏服。

调节胆固醇药物:如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能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减少血管斑块形成。建议晚间服用,效果更佳。

缓解心绞痛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能扩张血管,改善心肌供血。需按说明书间隔使用,避免长期使用产生耐药性。

控制心率药物:如美托洛尔,能降低心脏负担,减少心绞痛发作。需遵医嘱逐渐调整剂量,不可突然停药。

2. 介入治疗:疏通血管的“微创手术”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或病情较重的患者,介入治疗(如支架植入)是常用手段。

适应症: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管狭窄超过70%等情况。

操作过程:通过导管将球囊或支架送入狭窄的血管,撑开堵塞部位,恢复血流。新一代支架能减少再狭窄风险。

注意事项:术后需配合药物治疗,定期复查血管情况,避免再次堵塞。

3. 手术治疗:重建血运的“终极方案”

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或介入治疗失败的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是更好的选择。

手术原理:取自身血管(如胸廓内动脉、大隐静脉),绕过狭窄的血管段,为心脏重新建立供血通道。

适用人群:合并糖尿病、心功能不全或血管弥漫性病变的患者。

术后护理: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逐步恢复活动能力。

4. 特殊技术:攻克复杂病变的“利器”

生物可吸收支架:一段时间后逐渐被人体吸收,避免金属支架长期留存的问题。

激光消蚀术:通过激光能量粉碎血管内的斑块,适用于严重钙化病变。

机械循环支持: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为极高危患者提供临时心脏支持,保障手术安全。

二、冠心病的护理措施

1. 饮食调理:吃出“健康血管”

低盐低脂:减少腌制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的摄入,每天盐摄入不超过5克。

多吃蔬果:如西兰花、苹果、香蕉,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控制总热量:避免暴饮暴食,每餐吃到七分饱,减少高糖饮料和油炸食品。

2. 适度运动:让心脏“动起来”

有氧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增强心肺功能。

运动原则: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放松,运动时心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如“170-年龄”为靶心率)。

3. 戒烟限酒:远离“隐形杀手”

戒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斑块形成,戒烟是保护心脏的关键措施。

限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过量饮酒会升高血压,加重心脏负担。

4. 心理调节:给心脏“减减压”

缓解压力: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放松心情,避免长期焦虑、抑郁。

家庭支持:家人应给予关心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 病情监测:做自己的“健康管家”

定期复查:每3-6个月监测血压、血脂、血糖,调整治疗方案。

自我观察:学会识别心绞痛症状(如胸痛、胸闷),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急救准备: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胸痛发作时立即舌下含服,5分钟未缓解需重复,最多3次后无效需呼叫急救。

6. 特殊护理:术后与并发症管理

术后护理:介入或搭桥术后需卧床休息,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逐步恢复活动。

并发症预防:如出现下肢水肿、呼吸困难,可能提示心功能不全,需及时就医调整药物。

冠心病的治疗与护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的共同努力。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和科学护理,大多数患者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记住:早发现、早治疗、早护理,是守护心脏健康的关键!

2025-08-26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