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发作为何先做 CT 而不是 MRI

脑卒中发作为何先做 CT 而不是 MRI
作者:​李金平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CT室
1132

脑卒中即“中风”,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有高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脑卒中发作时,每一秒都影响患者生命和康复。影像检查是诊断关键,很多人疑惑医生为何先选 CT 而非 MRI,下面我们来深入了解黄金时间的影像选择。

脑卒中的紧急情况与影像检查的重要性

脑卒中发作时,病情进展迅速。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出血性脑卒中则是脑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组织,压迫周围神经。及时准确地判断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脑卒中,对于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至关重要。如果是缺血性脑卒中,可能需要进行溶栓或取栓治疗;而出血性脑卒中则需要采取止血、降低颅内压等措施。影像检查就像是医生的“眼睛”,能够帮助医生快速看清脑部的病变情况。

CT 检查的优势

速度快

脑卒中发作时,时间就是大脑,每分钟都有大量神经细胞死亡。CT 检查速度快,通常几分钟就能完成,患者躺在检查床上,设备绕头部一圈即可快速获得脑部图像,这对脑卒中抢救至关重要。例如,在大型医院急诊科,患者从进入 CT 检查室到拿到初步结果可能仅需 5 - 10 分钟,医生可据此迅速判断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卒中,进而制定治疗方案。

对出血的敏感性高

CT 对于检测脑部出血非常敏感。出血在 CT 图像上表现为高密度影,医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的大小。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CT 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为后续的手术或保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比如,当患者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高度怀疑出血性脑卒中时,CT 检查可以在短时间内明确出血情况,指导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清除血肿。

普及程度高

CT 设备在各级医院都比较普及,无论是大型三甲医院还是基层医院,大多配备了 CT 设备。这使得患者在发病后能够及时进行 CT 检查,尤其是在一些医疗资源相对有限的地区,CT 成为诊断脑卒中的主要影像手段。而且,CT 检查的操作相对简单,技术人员经过培训后都能熟练掌握,这也保证了检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MRI 检查的特点与局限性

成像原理复杂,检查时间长

MRI 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的信号进行重建成像的一种检查方法。它的成像过程比较复杂,患者需要躺在一个狭小的检查舱内,保持安静不动,整个检查过程可能需要 20 - 30 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对于脑卒中发作的患者来说,很难长时间保持安静,尤其是那些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的患者,可能会影响检查的质量和进度。在紧急情况下,这么长的检查时间可能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

对急性出血的诊断不如 CT

虽然 MRI 也能检测脑部病变,但在急性出血的诊断方面,不如 CT 敏感。在出血的早期,MRI 图像上的表现可能不典型,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而 CT 能够在出血的第一时间清晰地显示出血灶,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

设备成本高,普及程度低

MRI 设备的成本非常高,一台高端的 MRI 设备价格可达上千万元。而且,MRI 检查对检查环境和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并不是所有医院都配备了 MRI 设备,尤其是一些基层医院。这就导致患者在发病后可能无法及时进行 MRI 检查,影响了诊断和治疗的及时性。

综合考虑,先 CT 后 MRI

在脑卒中发作的黄金时间里,先进行 CT 检查是基于时间、准确性和设备普及程度等多方面的考虑。CT 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脑部出血,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而在病情相对稳定后,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脑部的细微病变、判断缺血半暗带等情况,可以再进行 MRI 检查。MRI 在显示脑部软组织、神经纤维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为医生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和评估患者的预后。

总之,在脑卒中发作的紧急时刻,先做 CT 而不是 MRI 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诊断,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了解这些影像检查的特点和选择原则,有助于我们在面对脑卒中时做出更合理的决策,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康复质量。

2025-07-17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