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小小拳心”那点事儿——谈中医夏天养心之道

说说“小小拳心”那点事儿——谈中医夏天养心之道
作者:方静琼   单位: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
4706

至立夏起,就标志着酷热夏天的开始。然盛夏之际,如何顺应自然颐养天年?中医认为,夏天与人体心脏相对应,因此夏天的养生保健将以养心为主。本文将结合中医养生观念,为您详细讲解夏天养心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帮助您度过一个健康舒心的夏天。

夏天与“心”的关系

中医认的“心”,不仅仅只是心脏,它还包含心脏外的包膜及相对应的经脉等。古典里就有记载,心象征大脑、神明,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心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脉运行,气血运行顺畅,则人体精神充沛。心在五行当中属火,和夏天相对应,但夏天气温升高,人体阳气外发,又容易耗伤心气。所以夏天养心之道在于:①预防心火过旺,防止出现心烦、失眠、口干等症状;②调节情绪,保持心情平和,促进气血调畅;③ 增强免疫力,保证心气充足,抵抗、预防夏季常见疾病。

夏天养心的具体方法

1. 饮食调理

(1)多吃红色食物:中医认为,红色入心,如红枣、红豆、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心养血。

(2)清淡饮食:夏天属火,偏燥热,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肥甘厚腻、辛辣食物,如煎炸类、烧烤、红烧肉等,以免加重心火。

(3)适当吃苦味食物:中医说性质属苦味的食物或药物能入心,有助于清心火、安神,常见的食物有苦瓜、莲子心、杏仁、薏苡仁等,常见的药膳有:莲子百合麦冬粥、杏仁开音羹等

2. 情志调理

保持心情平和,适当放松:心主宰人快乐的情绪,但夏天燥热,气血易浮动,情绪也容易波动,故应学会调节情绪,可通过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缓解压力,避免过度焦虑或愤怒。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要让“身心保持愉快”成为生活的第一要务,才能让“精神感到满足”成为事业的最大成功。

3. 起居调理

保证充足睡眠,适当午休:夏天昼长夜短,应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中午是心经经脉调节气血的最佳时机,该时机需要心脏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状态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且中午气温高,容易耗上心血,故适当午休有助于恢复体力、助养心血,能有效缓解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4. 运动调理

选择适宜自己且温和运动:夏天气温过高,运动当应以温和为主,并且在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温和的运动如散步、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瑜伽等,并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汗过多。可以适当进行心脏排毒法(又称背后撞墙法)助心气畅行,具体方法:人站在墙边,一脚前一脚后,用后背两个肩胛骨中间的位置(大概是第3-7胸椎的位置),吸气后背撞墙,撞的时候,身体放松,并发出“喝”的声音,大力的把气吐出来。此方法应量力而行,不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患有重大疾病、做过支架或其他重大手术后的患者,仅是作为亚健康人群日常保健的手段之一而已。

5. 中医特色疗法

(1)拍打经络法:循心经、心包经经脉进行经脉拍打,即从腋窝沿手臂内侧至手掌小指侧进行拍打,有助于刺激经脉气血运行,助养心血、补心安神。

(2)穴位按摩法:如点按少海穴能缓解癫狂善笑、手颤健忘等症状;点按通里穴能缓解暴喑心悸、悲恐、妇人经血过多、崩漏等症状;点按神门穴、劳宫穴,有助于缓解心烦、失眠等症状;点按少冲穴能开窍醒脑等。

(3)穴位贴敷疗法:如结合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针对心气虚可以选择的穴位配伍为:巨阙穴、关元穴、心俞穴以强心助阳;取脾俞穴、足三里穴、中脘穴以健脾,让“儿子脾”为“母亲心”撑起一片天下;取肺俞穴、大肠俞穴、天枢穴以补益肺气,避免因心气不足衍生病证而殃及池鱼,损伤肺气。

夏天养心的注意事项

(1)避免过度贪凉:夏季气温高,人体阳气浮于外,人体内在会成为“空城、无人把守”的状态,故应避免过度贪凉以免损伤身体。过度贪凉的习惯有长时间吹空调、喝冷饮、穿露脐装等。

(2)及时补充水分、预防中暑:夏季温度高,人体代谢快、出汗多,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外出时也要做好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总结

夏季养生,从“心”开始。我心安好,则心有所依、神清气爽、事半功倍。本文从饮食调理、情志调理、起居调理、运动调理及中医特色疗法5个方面为您科普中医立夏养心之法,希望为您的健康护航。文中提及不少具体的辅助方法,仅供大家参考并请大家量力而行。如果您有特殊健康状况或需要个性化调理建议,请您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护理人员。

2025-07-2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