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种被称为"人体炸弹"的凶险疾病——主动脉夹层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临床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约3万例患者,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盛夏将至,虽然冬季仍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发期,但夏季进出空调房造成的骤冷骤热、剧烈运动等因素同样可能诱发这一致命疾病。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一"血管杀手"的神秘面纱。
一、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是人体最粗大的血管,犹如城市的"主干供水管道",负责将心脏泵出的血液输送至全身。而主动脉夹层,则是这根"生命管道"的内膜突然撕裂,高压血流冲入血管壁中层,形成真假两个腔隙,如同"三合板"被强行分离。若不及时救治,外膜可能瞬间破裂,引发致命性大出血,因此医学界常将其比作"血管中的不定时炸弹"。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显著攀升。北京安贞医院研究显示,我国主动脉夹层患者以每年5%-10%的速度递增,且发病年龄较欧美国家提前约10年,中青年患者占比明显增加。这一变化与现代人高血压控制不佳、生活节奏紊乱、肥胖率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为何夏季也需警惕?
虽然冬季发病率最高(占全年33.6%),但夏季(17.2%)同样不可掉以轻心。夏季特有的风险因素包括:
温差冲击:频繁进出空调房导致血管反复收缩扩张
脱水风险:高温出汗致血液黏稠度增加
运动意外:突然剧烈运动可能诱发血管撕裂
情绪波动:炎热易致烦躁,血压骤升
三、48小时生死时速:认识疾病的凶险性
主动脉夹层的致命性远超常人想象:
闪电进展:发病15分钟死亡率达20%,每小时死亡风险增加1%
48小时生死线:未经治疗者两天内死亡率高达50%
手术挑战:即使及时手术,A型夹层死亡率仍超过20%
四、易被忽视的高危人群
除传统认知的高血压老年患者外,以下人群风险显著增高:
中青年上班族:长期熬夜、压力大导致血压失控
马凡综合征患者:表现为身高超常、四肢细长,血管壁先天薄弱
妊娠晚期女性:血容量增加使血管负荷加重
多囊肾患者:发病风险比常人高46倍
外伤患者:车祸等减速伤可能导致主动脉撕裂
五、识别警报:这些症状切勿当成普通疼痛
主动脉夹层最典型的表现为:
突发撕裂样胸背痛:90%患者描述为"一生中最剧烈的疼痛"
迁移性疼痛:可从胸前辐射至腰背部甚至下肢
血压异常:双上肢压差>20mmHg或下肢脉搏消失
伴随症状:大汗淋漓、晕厥、呼吸困难
六、预防胜于抢救:守住血管健康防线
血压管理:将血压稳定在130/80mmHg以下,避免骤升骤降
戒烟限酒:吸烟者冠心病风险增加2.2倍,戒烟15年后风险可降至常人水平
温度调节:空调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冷热剧烈交替
运动适度:避免突然发力,如搬重物、剧烈咳嗽等
定期筛查: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心脏彩超或CTA检查
七、生死时刻的正确应对
若出现疑似症状:
立即制动:平卧休息,避免任何体力活动
紧急呼救:拨打120时明确告知"疑似主动脉夹层"
精准送医:选择具有血管外科的三甲医院
慎用药物:切勿自行服用阿司匹林或强力止痛药
结语:随着生活方式改变,主动脉夹层已从"老年病"逐渐演变为威胁各年龄层的健康杀手。了解疾病特征、控制危险因素、掌握急救要点,方能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赢得生机。血管健康无小事,预防意识可能挽救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