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的5个早期信号

多发性骨髓瘤的5个早期信号
作者:孙沛   单位:益阳市中心医院 血液内科
583

在生活里若出现反复腰痛、伴有全身乏力时,不要只想到骨科,也可以往其他科室跑跑,人们通常觉得要么是腰椎间盘出了问题,要么是补点营养就能缓解。可血液科医生常提醒,要是这两种症状同时出现,还伴随其他异常,得多留个心眼 —— 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在 “搞鬼”。这种病属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藏得特别深,早期信号总跟骨科、内科常见毛病 “撞脸”,不少人被误导,最后延误诊治时机。

其一为骨痛症状。这类疼痛多集中在腰部、胸部以及肋骨区域,活动后痛感还可能加重,不少人把这种痛当成关节炎发作或是骨质疏松惹的祸,可实际是多发性骨髓瘤会悄悄侵蚀骨骼结构,使得骨痛反复出现。研究表明,这种骨痛和普通骨科疾病的痛有区别,普通骨痛休息后可能减轻,而骨髓瘤引发的骨痛会随着病情发展慢慢加重,甚至夜间睡觉时也会疼得睡不着。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莫名的骨折,比如轻轻摔一跤就导致肋骨断裂,这时候别只查骨科,得去血液科做进一步检查,看看是不是骨骼被肿瘤细胞破坏引发的问题。

其二是贫血表现。很多人出现脸色苍白、浑身乏力的情况,会觉得是营养不够,赶紧买补铁剂吃,可补了好一阵子也没见好转。这时候要警惕,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让红细胞生成减少进而引发贫血。这种贫血和普通缺铁性贫血不同,单纯补铁没法改善,反而会因为没找到根源耽误时间。研究表明,要是贫血同时伴随腰痛,且身体没有明显出血情况,得及时查血常规和骨髓穿刺,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

其三是反复感染情况。有些人平时很注意保暖,可还是频繁遭遇感冒侵袭,甚至经常得肺炎、尿路感染这类感染性疾病,吃了消炎药好转没多久又复发。这是因为多发性骨髓瘤会干扰免疫细胞的正常工作,使得身体抵抗力大幅下滑,让病菌有机可乘。很多人把这种反复感染当成免疫力差的表现,只会想着吃保健品增强抵抗力,却没意识到背后可能藏着恶性肿瘤,这种忽视很容易让病情在不知不觉中加重。

其四是肾功能异常问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会产生异常蛋白,这些蛋白会沉积在肾脏里,慢慢损伤肾功能,不少人早期会出现尿里泡沫增多、尿量减少的情况,去医院检查可能会被诊断为慢性肾炎,可按肾炎治疗后效果并不好。研究表明,要是肾功能异常同时存在腰痛、贫血,得查尿本周蛋白和血清肌酐,这些检查能帮助判断肾功能损伤是不是由多发性骨髓瘤引起,避免误诊让肾脏损伤进一步加剧。

其五为精神萎靡与体重下降。很多人觉得乏力是工作太累、休息不够导致,体重下降是减肥有效果,可要是没刻意减少饮食、也没增加运动量,却出现明显乏力,体重在短时间内下降超过 5%,就得提高警惕。这是因为多发性骨髓瘤属于消耗性疾病,肿瘤细胞在体内不断增殖会消耗大量能量,使得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和体重下降,这种症状虽然不典型,但往往是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不能轻易忽视。

老话说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面对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光盯着局部问题容易走进误区。多发性骨髓瘤早期信号虽然和常见疾病相似,但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不同 —— 比如骨痛休息后不缓解、贫血补铁无效、感染反复不愈等。血液科医生强调,要是身体同时出现上述两种及以上信号,别犹豫,赶紧去血液科就诊,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骨骼影像学等检查,就能及时揪出这种 “伪装” 的疾病。

很多人对血液系统疾病了解很少,觉得这些病离自己很远,可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在慢慢上升,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研究表明,早期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后,5 年生存率能提高不少,而晚期确诊的患者,不仅治疗难度增加,生活质量也会大幅下降。所以面对身体的异常信号,别局限在单一科室的认知里,多听专业医生的建议,早发现、早干预,才能给健康多一份保障。

生活中不少疾病都像多发性骨髓瘤这样,早期信号不典型,很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这就需要我们多关注身体变化,不忽视任何一个小异常。血液科医生想让大家知道,身体不会无缘无故出现不适,每一个异常信号都是在提醒我们要重视健康,要是能及时捕捉这些信号,找对科室、查准病因,就能在和疾病的对抗中占据主动。

2025-09-1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