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合理用药

糖尿病患者如何合理用药
作者:赖丹莉   单位:汕头市金平区中医医院
40

糖尿病是由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最终导致机体糖、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糖尿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以下为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合理用药科普。

一、胰岛素合理使用

胰岛素的适应症包括: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和生活;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日常中,胰岛素是使用胰岛素笔进行注射给药的,胰岛素笔由注射笔和笔芯(内部装有胰岛素)构成,笔芯中的胰岛素一旦用完,需要更换新的笔芯,而注射笔可重复使用,胰岛素笔可以使用很多年,甚至终身。胰岛素开封后可以不用放置在冰箱,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以及避免血糖的波动,胰岛素笔每日都要按时注射,常规胰岛素应在餐前15-30分钟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应在饭前即时注射。

二、口服降糖药合理使用

目前,市场上口服降糖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几大类,以下就每一类的代表药物、作用机制、适用人群、注意事项等进行阐述。1、双胍类(代表药:二甲双胍),作用机制: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抵抗;适用人群: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也适用于体重正常者;注意事项:常见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胀),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禁用。2、磺脲类(代表药:格列本脲、格列美脲等),作用机制: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适用人群: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非肥胖人群;注意事项:易引发低血糖和体重增加,老年患者慎用长效制剂(如格列本脲)。3、格列奈类(代表药:瑞格列奈、那格列奈),作用机制:快速刺激胰岛素分泌,控制餐后血糖;适用人群:餐后血糖高、饮食不规律者,尤其适合老年和肾功能不全患者;注意事项:需餐前即刻服用,不进餐不服药,低血糖风险低于磺脲类。4、α-糖苷酶抑制剂(代表药: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作用机制: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适用人群:以米、面为主食且餐后血糖高者;注意事项:可能引起腹胀、排气增多,需随第一口饭嚼服。5、噻唑烷二酮类(代表药:罗格列酮、吡格列酮),作用机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适用人群:胰岛素抵抗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可能导致水肿、体重增加,心衰或骨质疏松患者禁用。6、DPP-4抑制剂(代表药:西格列汀、沙格列汀),作用机制:延长肠道激素的作用,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适用人群:老年或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低血糖风险低;注意事项:可能出现头痛或过敏反应,胰腺炎患者慎用。7、SGLT-2抑制剂(代表药:达格列净、恩格列净),作用机制: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糖分,兼具减重、护心肾作用;适用人群:合并心血管疾病、肾病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三、糖尿病患者用药误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通常需要终生治疗,有些患者觉得自己血糖控制平稳了就自行停药,也有患者认为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是出现不良反应时,就自行停药或换药,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血糖控制平稳是药物治疗的结果,一旦自行停药或换药会引起血糖的波动,血糖过高、血糖过低或忽高忽低均可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和药师的指导下,正确规律服用药物。

四、总结

本科普主要阐述了胰岛素以及口服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只有科学、合理的使用降糖药物,才能收获最佳的降糖效果,除了按时吃降糖药,定期监测血糖之外,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也很关键,建议养成低糖、低脂、低盐的饮食习惯,控制主食的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控制体重,提高自身免疫力。

2025-08-26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