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患者的用药管理需遵循精准原则,需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使用。腹透患者用药需遵循 “五精准”—— 剂量、时间、监测、配伍、教育。患者应牢记各类药物的使用要点,如降压药规律服用稳血压,通便药合理使用防便秘,利尿剂肾功能的调和剂。根据患者体重、残余肾功能、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血管病)等情况,个体化优化用药方案。
一、降压药:心血管系统的稳定卫士
(1)核心作用高血压是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如猝死、脑梗、心衰)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至关重要。降压药通过降低血压,为心血管系统筑起一道稳定的防线。
(2)用药方案
· 常采用联合用药(如 ACEI/ARB + 钙通道阻滞剂),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遵医嘱随时调整剂量。患者应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固定时间服降压药,如监测晨起血压,目标是<140/90mmHg。
(3)注意事项
· 避免突然停药,以防反跳性高血压;
· 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时需监测血钾,尤其与 ACEI 联用时,防止低血钾。
二、大便软化剂与泻药:肠道健康的贴心助手
(1)核心作用便秘可导致腹压升高,增加腹膜透析导管移位或腹膜炎风险,此类药物可预防便秘,保持肠道通畅。
(2)用药选择
· 一线用药:乳果糖、聚乙二醇,通过渗透作用软化大便;
· 应急用药:开塞露、番泻叶,仅短期使用,避免药物依赖。
(3)注意事项
· 优先通过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饮水)改善便秘;
· 长期便秘需排查肠梗阻,避免盲目使用强效泻药。
三、利尿剂:残余肾功能的有效调节剂
(1)核心作用
利尿剂对于仍有残余肾功能的腹膜透析患者,利尿剂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核心机制在于通过作用于肾脏不同部位的肾小管,调节水和电解质的重吸收过程,从而显著增加尿量,维持液体平衡,减少水肿风险。这不仅有助于维持患者体内的液体平衡,还能有效减少因水钠潴留引发的水肿风险,降低心脏前负荷,对预防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2)常用药物
临床针对腹膜透析患者常用的利尿剂主要为螺内酯和噻嗪类利尿剂。需要强调的是,每种药物的药理特性和适用人群存在差异,患者必须严格遵医嘱用药,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水平、血钾浓度、血压情况等个体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和剂量。
(3)注意事项
· 监测每日尿量、体重及血钾,避免低血钾或高血钾;在使用利尿剂过程中,严密监测是确保用药安全的关键。患者需养成每日记录尿量、体重的习惯,尿量变化是反映利尿剂疗效的直接指标,而体重波动则能直观体现体内液体平衡状态。一般建议患者每天清晨空腹、排尿后测量体重,若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可能提示液体潴留,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同时,定期检测血钾浓度至关重要,螺内酯虽为保钾利尿剂,但与其他药物联用时仍可能出现高血钾;噻嗪类利尿剂则易导致低钾血症。因此,建议患者每 1 - 2 周复查血钾,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用药。
为避免夜间频繁起夜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建议在白天上午 10 点前完成服药,这样既能充分发挥药物的利尿作用,又能减少对睡眠节律的干扰。
通过科学用药与定期随访,患者能够有效控制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每一片药物都承载着守护健康的使命,只有精准服用,才能为生命健康提供长久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