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人型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等多途径感染机体,引起多种脏器组织的结核病,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肺结核(也被称为肺痨或痨病,属于慢性传染病)。含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或尘埃经呼吸道侵入肺部后,其中90%的菌体可经黏膜纤毛运动而排除,只有一小部分进入肺泡,被肺泡中的巨噬细胞吞噬,在巨噬细胞内繁殖、裂解、释放,再被吞噬,甚至被带到其他部位。这种渗出性炎症即为原发感染。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原发感染灶恶化,形成粟粒性结核。当机体抵抗力强时,使感染灶形成结核结节,病灶逐渐纤维化和钙化,不治自愈。但病灶内常有一定量的细菌长期潜伏,也可成为以后内源性感染的来源。日常生活中加强科学预防,不给结核分枝杆菌攻占肺的机会,是预防肺结核的有效措施。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肺结核?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平时咳嗽或打喷嚏时应掩口鼻,不要面对他人,避免随地吐痰。进入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地方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增强自身抵抗力
增强个体的免疫力,是预防结核菌感染的重要方式,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增强免疫力。
适量运动:让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抵御结核菌的侵袭。日常可选择游泳、慢跑、散步、网球、太极拳等运动。运动一定要适度,可以在一周中选择五天运动,每天运动的时间在30分钟左右。鉴于人的体质存在差异,需要根据个体体质的情况,科学选择运动项目并控制运动的时间。
均衡饮食: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要均衡饮食,做到不挑食、不偏食,食物多样化。做到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优质蛋白、维生素。如蛋类、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血橙、猕猴桃、香蕉、苹果、柠檬等水果,新鲜蔬菜、绿叶菜等富含维生素。均衡饮食还要保证食物的多样化。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日常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做到早睡早起、不熬夜、不颠倒睡眠,每日适当午休,由此可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睡眠时间充足可以为身体提供能量,在个体进入睡眠状态后,会自主修复受损的功能,期间免疫功能会得到增强,对病毒的预防能力变强。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定时开窗通风,提高室内空气清新度,可有助于降低室内结核分枝杆菌的浓度,降低传播风险。建议每天通风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对于写字间、教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更需要做好开窗换气的工作。
卡介苗接种
卡介苗是儿童免疫规划中的一类疫苗,免费接种,最佳接种时间为婴儿出生时,常规接种时机是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主要用于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通常情况下成人不需要接种卡介苗。
做好自我监测
肺结核患者的全身症状包括午后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或咳嗽咳痰、咳血或痰中带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非典型症状有结节红斑、反应性关节炎、疱疹性结膜炎等。生活当中如出现这些可疑症状,尤其是咳嗽咳痰超过两周或以上,且经一般抗感染、止咳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就诊。需要注意,以上这些症状并非结核病特有,出现上述症状时,需及时到正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确保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结核患者不必恐慌,只要积极配合临床医生,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是可以治愈的。
2025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中国宣传主题为“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全民参与终结结核”。日常生活中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强身健体等都是阻止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第一道屏障的有效方法。让我们共同努力,从自我做起,全民参与终结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