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真相: 常见原因及如何识别症状

产后出血的真相: 常见原因及如何识别症状
作者:阳雪平   单位:衡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271

在新生命诞生的喜悦背后,产后出血这一潜在威胁却不容忽视。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者超过1000ml,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1 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

1.1 子宫收缩乏力

这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子宫肌纤维会强烈收缩,压迫血管从而控制出血。然而,多种因素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例如,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过大,过度疲劳,就会影响子宫肌纤维的正常收缩。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情况,会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产后无法有效回缩。此外,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胎盘因素引起的子宫局部血运障碍,以及产妇本身存在子宫肌瘤、子宫畸形等子宫病变,都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引发产后出血。

1.2 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和胎盘部分残留等胎盘因素,均可导致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若胎盘未能在正常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内完整娩出,就可能发生胎盘滞留。这可能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剥离面血窦开放而出血。胎盘粘连指胎盘绒毛仅穿入子宫壁表层,多因多次人工流产、刮宫等导致子宫内膜受损,再次妊娠时胎盘与子宫壁粘连,影响胎盘正常剥离而出血。胎盘植入则更为严重,胎盘绒毛穿入子宫肌层,甚至穿透子宫壁,常与剖宫产史、子宫肌瘤剔除术史等有关,是产后出血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胎盘部分残留,即部分胎盘小叶或副胎盘残留于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也会引起出血。

1.3 软产道裂伤

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可能导致软产道(包括会阴、阴道、宫颈及子宫下段)裂伤。常见原因包括胎儿过大、急产、产程过快、助产手术操作不当等。会阴裂伤较为常见,根据损伤程度分为四度,Ⅰ度裂伤仅累及会阴皮肤及阴道入口黏膜;Ⅱ度裂伤达会阴体筋膜及肌层,累及阴道后壁黏膜,向阴道后壁两侧沟延伸并向上撕裂;Ⅲ度裂伤肛门外括约肌断裂;Ⅳ度裂伤直肠阴道隔、直肠壁及黏膜均有裂伤。宫颈裂伤多发生在两侧,严重时可向上延伸至子宫下段,引起大量出血。

1.4 凝血功能障碍

产妇本身存在的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或者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的羊水栓塞、胎盘早剥、死胎滞留过久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时,身体无法正常形成止血的血栓,一旦出现伤口,就会持续出血,难以控制。

2 如何识别产后出血的症状

2.1 阴道大量出血

这是产后出血最直观的症状。如胎盘娩出后阴道大量出血,色暗红,子宫软,轮廓不清,若有宫腔积血可出现宫底升高,首先考虑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立即予以加强子宫收缩的系列措施;如胎儿娩出数分钟后出现大量阴道流血,色暗红,首先考虑是胎盘因素造成的出血,并予以相应的措施,应尽快娩出胎盘;如胎儿娩出后即刻出现阴道大量流血,色鲜红,子宫轮廓清晰,高度怀疑软产道裂伤,立即予以软产道缝合,彻底止血;如若胎儿或胎盘娩出后持续性阴道流血,且血液不凝,高度怀疑凝血功能障碍,应立即急查凝血功能,并予以纠正凝血功能的治疗。

2.2 面色苍白、头晕、心慌

随着出血量的增加,产妇会出现一系列失血症状。面色逐渐变得苍白,皮肤湿冷,这是因为身体为了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减少了外周皮肤的血液循环。同时,产妇可能会感到头晕目眩,站立或坐起时症状加重,还会有心慌、心跳加快的感觉,这是心脏为了维持血液循环而做出的代偿反应。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说明产妇可能已经因失血过多而出现休克前期表现,必须尽快采取措施。

2.3 血压下降、脉搏细速

当失血量进一步增加,超过身体的代偿能力时,产妇的血压会逐渐下降,脉搏变得细弱而快速。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血压收缩压在90-139mmHg,舒张压在60-89mmHg,脉搏每分钟60-100次。如果产妇的血压明显低于正常范围,脉搏每分钟超过100次且摸起来细弱,提示产妇可能已进入休克状态,情况十分危急,需立即进行抢救。

产后出血是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了解其常见原因和识别症状的方法,有助于医护人员及产妇家属及时发现问题,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让每一位新妈妈都能平安度过分娩期。

2025-07-2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