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2伏天是游泳的好季节,但有些人很纠结:去公共游泳池游泳,玩是好玩,可水凉不凉啊、脏不脏啊?那么,游泳池的水温宜控制在什么程度?水温高低对身体有什么影响?游泳池清洁、消毒有何规定?
游泳池水温宜控制在23℃至30℃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游泳池水温宜控制在23℃至30℃。
这样的水温低于人体温度,真的不凉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水温处于25℃至30℃的范围,对从事体育活动的人来说最舒适和安全。当人处于高强度游泳时,身体会产生较多热量,而低水温有助于散热,更有利于长时间进行游泳运动。
大家都知道出汗会帮助身体散热,但如果出汗超过一定量,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出现脱水情况。游泳若处于高水温中,身体温度上升,会增加身体出汗,出汗量自然比低水温时更多,从而加快脱水速度,容易出现疲乏、头晕和抽筋等症状,游一会儿就会觉得累。
另外一种情况则相反,低水温会刺激肌肉,保持头脑清醒和运动状态。但如果水温低于21.1℃,为了维持人体温度,血液流动速度加快,提高心率和血压。当水温低于17.7℃,可能会增大心跳骤停的风险。
日常休闲游泳池,温度会提高一些,可能会到29℃,适合小孩和身体较弱的人,让大家充分放松,舒适地游泳。但当水温超过29℃,非常适宜细菌繁殖,游泳池可能会变成细菌培养皿。
因此,水温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带来相关健康问题,影响程度与个人身体状况、运动剧烈程度有关。水温是否合适,一定要以自己的感受为主。如果市民去游泳池游泳,觉得水温较高,要多补充水,控制运动时间。
游泳池水质,通过换水、控制人流量、过滤、添加消毒剂来控制
有的人担心,游泳池的水浑浊且脏。根据《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规定,浑浊度≤1NTU(浑浊度单位),水质才合格;此外,尿素≤3.5毫克/升,氧化还原电位≥650毫伏;菌落总数≤200CFU/ml(菌落形成单位/毫升),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游泳池的水质要达到这些标准,可以通过换水、控制人流量、过滤、添加消毒剂来控制。
一般而言,游泳池应安装补水计量专用水表;宜安装水表远程监控在线记录装置;游泳池水循环周期不应超过4小时;应设余氯、浑浊度、pH、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的水质在线监控装置;应设加氯机;消毒剂投加口位置应设在游泳池水质过滤装置出水口与游泳池给水口之间;循环净化设备不得与淋浴水、饮用水管道连通;放置和加注净化剂、消毒剂的区域,应设在游泳池下风侧并设置警示标志;游泳池水处理机房应有池水净化、消毒、加热相配套的检测报警装置,并设置明确标识;应设毛发过滤装置;应设给水、排水设施;游泳池的人流量,应根据设计负荷来确定。
游泳馆的健康贴士
在进入游泳馆前,了解一些健康贴士至关重要。首先,确保游泳馆的卫生状况良好,水质清澈透明。其次,在游泳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物品。最后,游泳后及时淋浴,以去除身上的氯气和其他污染物,保持皮肤健康。遵循这些简单的建议,我们能够更好地享受游泳的乐趣,同时确保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