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超声介入治疗前后,护理要点全攻略!

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超声介入治疗前后,护理要点全攻略!
作者:易勤   单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10305

在超声引导下,对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进行介入治疗,既精准又微创,但要想安全又高效,护理不可少。治疗前,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如何配合医生完成必要检查?治疗后,又该怎样观察穿刺点、监测生命体征、防范并发症?本攻略带你全面掌握护理要点。

1.认识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与超声介入

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由液性囊腔和实性组织混合组成,超声下囊性区无回声、实性区回声不均,必要时通过细针或核心针活检排除恶性。超声介入治疗主要包括酒精硬化、射频/微波消融和激光或高强度聚焦超声三种技术:酒精硬化适用于囊液占比>50%的结节;射频/微波消融针对直径1–3 cm、实性成分较多的病灶;激光或HIFU则用于邻近重要结构、需要高精度的病灶。整个过程在超声实时监控下完成,耗时30–60 分钟,术后通常当日或次日出院。

2.护理要点

2.1前期准备

在治疗前,护士需详细收集患者既往病史,包括甲状腺疾病、手术史、过敏史和近期用药情况,并核对患者信息;安排并解读血常规、凝血功能和心电图报告,确保无明显出血风险或心脏问题;复查超声报告,了解结节大小、位置和内部结构。与此同时,要向患者讲解介入流程:从消毒、定位到穿刺和术后压迫止血,每一步都提前告知,减少紧张感;演示术中可能出现的操作,如“您可能会感到轻微刺痛或热感”,并教会患者配合呼吸和体位调整。

2.2检查配合

进入超声室后,首先帮助患者取仰卧位,枕高枕头并微微伸展颈部,保持颈前充分暴露;将肩部下垫毛巾,使超声探头与结节呈最佳角度。超声医生标记穿刺点时,护士一手固定探头,一手递送消毒棉球和笔,保持无菌操作;标记完成后再次消毒并铺置无菌巾,将穿刺区完全隔离。操作过程中,若医生提醒“请您屏住呼吸三秒”或“向右轻转头”,及时用平和语气引导患者配合,避免移动导致定位偏差;若患者感到不适,如心慌或胸闷,马上暂停操作,监测生命体征,并报告医生决定是否继续。

2.3术中协助

进入操作室后,立即为患者连接动态监测仪,连续记录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将初始值和每 5 分钟一次的波动情况详细记入术中记录单。若血压升高超出 20 mmHg、心率超过 100 次/分或血氧低于 95%,第一时间告知医生并按指示调整呼吸与镇静方案。全程关注患者主诉:每隔 10–15 分钟询问一次疼痛评分(0–10 分制),若评分 ≥ 4 分,及时申请额外镇痛并记录用量与效果。遇到出血、血压骤降或晕厥等紧急情况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一手压迫穿刺点止血,一手抬高患者下肢并供氧,同时呼叫医生到场;准备氯化钠推注、升压药物和紧急气道设备,待指示后迅速执行。

2.4术后观察

术毕后,护士在穿刺点持续加压压迫 10–15 分钟,直至皮下无明显渗血,再用碘伏或氯己定消毒,覆盖无菌敷料并用弹性敷带轻度加压固定。随后的 2 小时内,每 15–30 分钟测量并记录一次生命体征,重点关注与术中基线值的差异。每次换药时,检查穿刺区有无红肿、渗液或血肿,按需要拍照留存并与前次情况对比。同时提醒患者:若出现颈部增大包块、剧烈疼痛、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立即通知护理人员;定期评估吞咽痛苦程度和声音变化,并在病历中注明。对于出现轻微渗血或瘀斑者,继续加压观察;如渗血面积持续扩大或伴气急,立刻启动医师会诊流程,并准备紧急处理用品。

3.出院及日常康复指导

出院前,护士需确认患者术后观察至少 4 小时,生命体征平稳且穿刺点无渗血后,方可办理出院。回家后,要坚持低碘饮食,少吃海产品和含碘盐,优选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避免辛辣油腻;日常活动以轻柔为主,暂不抬重物或大幅度伸展颈部,可每天做两次、每次五分钟的缓和颈部伸展操帮助血液循环。自我监测方面,每天早晚各一次,用指腹轻按穿刺区,记录压痛、肿胀或硬结情况,一旦疼痛加剧、局部发热或吞咽困难,应立即联系医务人员。为掌握恢复进度,出院后一个月进行甲状腺超声和功能检查,三个月、六个月再分别复查,确保结节变化在预期范围内。

4.结束语

只要严格落实检查配合、现场协助与术后监测,就能为患者提供安全、顺畅的介入体验,推动疗效最大化。护理到位,康复更安心。

2025-08-0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