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突发呕吐,家属如何防止窒息?

脑出血患者突发呕吐,家属如何防止窒息?
作者:李献明   单位:​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3201

脑出血是一种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常因颅内压骤升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呕吐物误吸导致的窒息是脑出血急救中需要重点防范的并发症,家属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黄金10分钟内,若能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窒息风险。本文将从医学原理出发,结合真实急救案例,为家属提供可操作的应对指南。

一、脑出血呕吐为何致命?

脑出血后,血液在脑组织内积聚形成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此时,脑干中的呕吐中枢受到刺激,引发反射性呕吐。呕吐物若进入气管,会阻塞气道引发窒息,甚至导致心脏骤停。

医学研究显示,脑出血患者发生呕吐的比例高达30%-50%,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风险更高。呕吐物误吸后,患者可能在3分钟内出现呼吸衰竭,10分钟内可能引发不可逆的脑损伤。因此,家属必须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

二、家属急救四步黄金法则

1. 立即启动生命支持链

保持镇静:家属需克制恐慌情绪,避免因慌乱操作加重患者病情。可先深呼吸三次,再评估患者状态。

拨打120:清晰告知接线员患者症状、地址及联系方式,建议开启手机免提功能,方便同时进行急救操作。

环境准备:迅速开窗通风,移除患者周围尖锐物品,避免搬运患者时造成二次伤害。

2. 精准调整患者体位

侧卧位:若患者清醒,协助其缓慢转为侧卧位,用枕头支撑背部保持稳定;若已昏迷,需单手托住患者下颌,另一手将身体整体侧翻,避免扭曲颈部。

头部抬高:在患者肩部下方垫高15-30厘米,使头部高于心脏,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脑部充血,降低颅内压。

舌根处理:若患者鼾声明显,提示舌根后坠阻塞气道,可用干净纱布包裹手指,轻柔将舌头向外牵拉,保持气道开放。

3. 清除气道异物

呕吐物清理:使用折叠成块的纱布或毛巾,快速清除患者口鼻内呕吐物,操作时需注意避免触碰咽喉部引发呛咳。

口腔开放:将患者下颌向前抬起,使口腔与外界形成通道,防止舌根后坠。

吸氧辅助:若家中有制氧机,可调至2-3升/分钟流量,通过鼻导管供氧,改善脑部缺氧状态。

4. 监测生命体征

呼吸观察:每分钟计数患者胸廓起伏次数,若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钟或低于8次/分钟,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意识评估:通过呼唤姓名、轻拍肩膀判断意识水平,若患者无反应且瞳孔散大,提示病情危急。

体温监测:用温水擦拭患者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避免体温过高加重脑损伤。

三、急救误区与禁忌

1. 致命操作警示

禁止仰卧:仰卧位时呕吐物易进入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曾有案例显示,家属因错误体位导致患者5分钟内窒息死亡。

禁止按压人中:该操作可能造成气道阻塞,某三甲医院急救科统计显示,错误按压人中导致窒息的比例达12%。

禁止随意喂药:脑出血患者可能存在吞咽障碍,喂药易引发呛咳,某研究指出,发病后2小时内喂药导致吸入性肺炎的风险增加40%。

2. 搬运禁忌

禁止剧烈搬动:脑出血患者头部晃动可能导致血肿扩大,某实验显示,剧烈摇晃可使颅内压升高20%-30%。

禁止单人搬运:需至少两人协作,一人固定头部,另一人托举躯干,保持身体呈直线移动。

四、急救后送医要点

1. 途中监护

持续侧卧:使用约束带固定患者体位,避免途中体位改变。

生命体征记录:每5分钟记录一次呼吸、脉搏,发现异常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保持沟通:通过救护车上的对讲系统,向医生实时汇报患者状态变化。

2. 医院交接

病史告知:向医生说明患者高血压病史、用药情况及呕吐发生时间。

检查配合:协助完成CT扫描时,需确保患者头部固定,避免移动。

五、预防脑出血复发

血压管理:每日监测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某研究显示,规范降压可使复发率降低60%。

饮食调整: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的摄入。

情绪管理: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脑出血急救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家属的正确应对是患者生存的关键。记住"侧卧、清口、抬颈、勿动"的口诀,在急救人员到达前争取宝贵时间。同时,建议定期参加急救培训课程,掌握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清除等技能,为家人健康筑起最后一道防线。

2025-08-0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