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市镇是韶关市曲江区的一个农业大镇,在农村地区,频繁咳、痰、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逐年升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对于此类患者来说,保养的核心在于最大程度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因此,我们结合农村生活环境特点,为广大患者梳理了以下保养注意事项。
生活环境管理
远离烟草与污染源。绝对戒烟:农村吸烟率较高,患者需立即戒烟,并避免接触二手烟、三手烟(如衣物残留烟味)。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会直接损伤气道黏膜,加重炎症和黏液分泌。避开粉尘与烟雾:农村常见烧柴做饭、焚烧生物燃料(秸秆、玉米芯)等活动,患者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或佩戴防护口罩(如N95)。若从事农业劳动(如扬尘、喷洒农药),需佩戴防尘面具,避免化学粉尘刺激。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扫房屋,减少灰尘堆积;使用湿抹布擦拭家具,避免扬尘;避免饲养宠物或种植开花植物,减少过敏原。
调节温湿度与通风。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如戴口罩、围巾);夏季避免长时间使用风扇直吹,空调滤网要定期清洗。农村空气干燥时,可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40%~60%),或放置水盆增加湿度;潮湿季节需防霉,定期晾晒被褥。坚持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
饮食调理
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优质蛋白:选择瘦肉(如鸡肉、鱼肉)、蛋类、奶制品(如牛奶、酸奶)、豆类(如豆腐、豆浆),每日摄入量根据体重调整(如1.2~1.5g/kg),帮助修复受损组织、增强免疫力。富含维生素:多吃新鲜蔬果(如橙子、菠菜、西兰花),补充维生素C、E及抗氧化物质,减轻气道炎症;若新鲜蔬果获取不便,可晒干或腌制(少盐)保存。控制盐与脂肪摄入:每日盐摄入量≤5克,避免腌制食品(如咸菜、腊肉)、加工肉类(如香肠),减少水肿和高血压风险。建议选择橄榄油、鱼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减少动物油和油炸食品(如炸鸡、油条),降低心血管负担。
少食多餐,避免产气食物。分餐制:每日5~6餐,每餐7分饱,减轻胃肠道负担;食物以软烂、易消化为主(如粥、面条、蒸蛋)。避免产气:减少豆类、碳酸饮料、洋葱等易腹胀食物,防止膈肌上抬影响呼吸。
充足水分: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可分次饮用),保持呼吸道湿润,稀释痰液;若合并心衰,需遵医嘱控制饮水量。
运动康复
低强度有氧运动。散步:每日30分钟,速度以不引起喘息为宜,可分次进行(如每次10分钟)。太极拳/八段锦:动作缓慢、呼吸深长,有助于调节呼吸节奏,增强呼吸肌力量。缩唇呼吸:闭嘴用鼻吸气,缩唇缓慢呼气(吸呼比1:2),每日3~4组,每组10次,防止气道塌陷。腹式呼吸:仰卧位,一手放胸部、一手放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收缩腹部,每日3~4组,每组5~10分钟。
避免剧烈运动:禁止快跑、跳绳、搬运重物等高强度活动,防止诱发喘息或气胸。
心理疏导:慢阻肺为慢性病,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与家人沟通、参加户外活动及病友会缓解压力。
个人卫生与隔离
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饭前便后。
佩戴口罩:农民在喷洒农药、焚烧秸秆时佩戴口罩,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吸入。
隔离患者:若家庭成员感冒,应避免密切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农村特殊注意事项
药物获取:若当地卫生室药物不全,可提前备足常用药(如支气管舒张剂、祛痰药),避免断药。
氧疗支持:合并慢性呼吸衰竭者,可申请家庭氧疗设备(如制氧机),每日吸氧≥15小时,改善低氧血症。
经济支持:利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政策,减轻医疗负担;申请慢性病补助,降低长期治疗成本。
总之,由于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有限,但村医、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是重要的健康守门人。患者和家属要主动与村医、家庭医生建立联系,了解当地的医疗服务和药物供应情况,积极参与慢性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