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杀手”尘肺病:相关行业工人如何自救

“沉默的杀手”尘肺病:相关行业工人如何自救
作者:​李海云   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21

在工业生产的众多领域,如矿山开采、石材加工、陶瓷制造、冶金等,粉尘如同隐匿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威胁着工人的健康。尘肺病,这一由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发的职业病,因其发病隐匿、病程漫长且难以治愈,被冠以“沉默的杀手”之名。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使无数家庭陷入经济困境和精神折磨。

尘肺病:不容忽视的健康威胁

生产性粉尘是尘肺病的罪魁祸首,当工人在作业环境中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等有害物质的粉尘,这些微小颗粒会沉积在肺部,引发肺组织的纤维化病变。随着病情进展,肺部逐渐失去弹性,气体交换功能受损,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预防:自救的第一道防线

改善作业环境。企业有责任为工人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工人也应积极监督和推动企业落实相关措施。例如,在矿山开采中,采用湿式作业方式,通过喷水降尘,减少粉尘飞扬;在石材加工车间,安装高效的通风除尘设备,将粉尘及时排出室外,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工人自身要确保这些设备正常运行,若发现设备故障或通风不良等情况,应及时向企业反映并要求整改。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是抵御粉尘侵袭的重要屏障,工人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尘安全帽等。选择防尘口罩时,要注意其防护等级,确保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佩戴时要保证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防止粉尘从缝隙中进入呼吸道。同时,要定期更换滤芯或口罩,保证防护效果。此外,在粉尘浓度较高的环境中作业时,还应佩戴防尘眼镜、防护服等,全方位保护身体免受粉尘侵害。

缩短接触粉尘时间。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减少在粉尘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避免工人长时间连续作业。工人自身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休息期间,要及时离开作业场所,到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呼吸调整,促进肺部粉尘的排出。

早期发现:抓住治疗的关键时机

关注身体信号。尘肺病早期虽然症状不明显,但并非毫无迹象。工人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或逐渐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是早期发现尘肺病的重要手段。相关行业工人应按照规定定期参加企业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上岗前检查可以了解工人自身的健康状况,判断是否适合从事接触粉尘的工作;在岗期间定期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肺部的早期病变,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干预措施;离岗时的检查则可以为工人今后的健康状况提供基础资料,便于追踪和随访。

治疗与康复:积极应对疾病挑战

规范治疗。一旦被诊断为尘肺病,工人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目前,尘肺病的治疗主要是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氧疗、肺康复训练等。药物治疗可以减轻咳嗽、咳痰等症状,控制肺部感染;氧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提高呼吸功能;肺康复训练则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呼吸肌力量,提高运动耐力。

生活护理。在日常生活中,尘肺病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和粉尘。合理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呼吸困难。

总之,尘肺病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预防和应对。相关行业工人要充分认识到尘肺病的危害,从预防、体检、健康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入手,积极采取自救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场与尘肺病的斗争中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尘肺病防治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为工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2025-07-1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