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的“隐形手术刀”

肿瘤治疗的“隐形手术刀”
作者:​何水   单位:乐山市人民医院 肿瘤血液科
4178

在肿瘤治疗的 “武器库” 里,有一把看不见的 “手术刀”——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它不用开刀,却能精准打击癌细胞,和手术、化疗并称肿瘤治疗的 “三驾马车”。今天咱们就用唠家常的方式,简单地聊聊这把 “隐形手术刀” 的故事。

放疗是啥?用射线当 “抗癌子弹”

放疗的原理说起来不复杂:利用X射线等各类高能射线,通过设备像“导弹”一样瞄准癌细胞。这些射线穿过人体时,会和癌细胞里的原子分子 “打架”,破坏它们的 DNA 结构,使它们无法分裂繁殖,最后慢慢死亡。别以为射线很 “凶猛” 就害怕,现在的放疗早就不是 “狂轰滥炸” 了。它就像技艺精湛的狙击手,只盯着癌细胞开火,尽量减少对正常细胞的影响。

从偶然发现到精准打击:

1895 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 X 射线;第二年,法国医生贝克勒尔又发现了铀的放射性。1899 年,世界上第一例皮肤癌靠 X 射线治好,放疗正式 “上岗”。

早期的放疗有点像 “盲人打靶”,设备简单,精度不高。但随着科技进步,放疗设备不断升级:从深部 X 射线治疗机到现在的直线加速器,精度越来越高。如今进入 “精准放疗时代”,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等技术纷纷登场,就像给射线装了 “GPS 导航”,肿瘤躲在哪都能精准定位。

放疗能治啥

放疗的 “业务范围” 可广了,全身大多数恶性肿瘤都能治。早期肿瘤别光想着开刀,放疗有时更给力。比如早期鼻咽癌,靠单纯放疗,5 年生存率能超过 80%,效果和手术不相上下;中晚期肿瘤,放疗能控制肿瘤生长,减轻疼痛、出血等症状,让患者少遭罪。甚至一些良性疾病,比如顽固的瘢痕疙瘩、血管畸形,放疗也能帮忙解决。

放疗流程:放疗可不是 “来了就治”,得按流程一步步来,就像盖房子要先设计、再施工。

治疗前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做 CT、MRI 等各类检查,摸清肿瘤的 “底细”—— 位置、大小、和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制膜定位和计划设计:患者躺在定位床上,用头膜、体膜等 “定制铠甲” 固定姿势,做 CT 模拟定位,获取详细图像。医生和物理师就像 “战术指挥官”,制定计划:靶区在哪、剂量多少、照几次,都得精确计算。

模拟验证:正式治疗前要 “彩排”,用放疗验证设备模拟照射,确保计划计算准确。

实施放疗:正式治疗时,每周 5 次,每次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整个疗程 4-8 周。治疗时患者只要安静地躺好不动,治疗师会操作机器完成 “精准打击”。

治疗后随访:放疗结束后,定期复查,看看肿瘤控制得怎么样,有没有副反应,以便及时调整后续方案。

副作用不可怕

放疗在 “杀癌细胞” 时,会 “波及” 周围正常组织,产生副反应,但别担心,大多数都有办法缓解。

皮肤反应:放疗部位可能发红、脱皮,就像被太阳轻微晒伤。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别用刺激性护肤品,脱皮时别乱抓,及时请医生开具保湿或修复药膏帮助恢复。

黏膜反应:口腔、喉咙等部位可能充血、溃疡。勤用生理盐水漱口,少吃辛辣、过烫的食物,若反应过重,建议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全身反应:乏力、食欲不振、恶心等是常见问题。这时要多休息,保证睡眠,多吃鸡蛋、牛奶、瘦肉、新鲜蔬果等 “抗癌营养餐”,增强免疫力。

如今的放疗技术越来越先进。质子、重离子治疗就像 “智能导弹”,能在肿瘤处释放最大能量(形成 “布拉格峰”),路过正常组织时 “轻轻带过”,特别适合重要器官周围的肿瘤。放疗还可以 “组队”:与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联手,使疗效进一步提升。

这把 “隐形手术刀” 从诞生到现在,已经帮无数肿瘤患者战胜病魔。随着科技进步,它会越来越精准、安全、高效。下次再听到 “放疗”,别害怕,它可是对抗肿瘤的 “好帮手”!

2025-08-1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