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是由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导致。当慢阻肺患者出现急性加重时,病情可能迅速恶化,及时识别需要立即就医的症状至关重要。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定义与危害
慢阻肺急性加重是指患者呼吸系统症状恶化,超出日常的变异范围,并导致药物治疗方案改变。它可由多种因素诱发,如呼吸道感染(病毒、细菌或支原体感染等)、空气污染、过敏原刺激等。急性加重不仅会使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突然加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呼吸衰竭、肺心病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出现哪些症状需立即就医
呼吸困难显著加重: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核心症状之一。在急性加重时,患者可能会感觉呼吸比平时更加费力,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会出现明显的气促,比如说话变得断断续续,不能完整地说出一句话。这种呼吸困难的程度如果较之前明显加重,或者使用了平时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后,症状仍无明显缓解,就必须立即就医。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气道阻塞进一步加剧,肺部气体交换功能严重受损,若不及时处理,可能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
咳嗽、咳痰性状改变:咳嗽、咳痰是慢阻肺患者常见的症状。但当急性加重发生时,咳嗽的频率可能会显著增加,从偶尔咳嗽变为频繁咳嗽,甚至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咳痰的性状也可能发生变化,比如痰液从白色黏液痰变为黄色、绿色脓性痰,这通常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如果痰液量明显增多,或者出现痰中带血的情况,也需要高度警惕,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因为感染若得不到及时控制,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肺部炎症,导致病情恶化。
发热:发热也是慢阻肺急性加重时可能出现的症状之一。当患者体温超过38℃,且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时,很可能是合并了呼吸道感染。感染可能会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进一步损害肺部功能,甚至导致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因此,一旦出现发热症状,尤其是体温持续不退或反复升高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相关检查,以明确感染类型,并采取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
意识改变:如果患者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间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烦躁不安等意识改变的症状,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这可能是由于严重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的肺性脑病。肺性脑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当发现患者出现意识方面的异常时,必须争分夺秒地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其他症状:除了上述主要症状外,若患者出现心率明显加快(静息状态下心率超过100次/分钟)、血压异常(如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尿量减少等症状,也可能提示病情加重,需要及时就医。这些症状可能与心肺功能受损导致的全身血液循环和代谢异常有关。
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当慢阻肺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及时就医能够让医生尽早对病情进行评估和诊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胸部X线、胸部CT、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等相关检查,以明确急性加重的原因和病情严重程度。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缓解气道炎症和痉挛、进行氧疗改善缺氧等。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总之,慢阻肺患者及其家属应充分了解急性加重时需要立即就医的症状,提高警惕。一旦出现异常,不要犹豫,尽快前往医院就诊,为患者的健康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如戒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加强锻炼等,以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