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 重建造血系统“希望之路”

造血干细胞移植 重建造血系统“希望之路”
作者:罗艳   单位: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572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用于治疗多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缺陷病以及某些恶性肿瘤。

认识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中。它可以分化成各种血细胞,包括:红细胞——负责输送氧气到全身各组织;白细胞——帮助身体抵抗感染;血小板——在血管损伤时形成血栓,防止出血。

当造血系统发生严重疾病时,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等,正常的造血功能会受到破坏。这时就需要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来重建健康的造血系统。

什么情况下需要移植

恶性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非恶性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遗传性疾病:某些免疫缺陷病、代谢性疾病;

某些实体瘤:如神经母细胞瘤。

移植的类型

异基因移植:使用捐献者(通常是亲属或无关供者)的干细胞。

自体移植:使用患者自己先前采集保存的干细胞,它的优点是无排斥反应,并发症较少,但是仅适用于某些特定疾病。

同基因移植:使用同卵双生兄弟姐妹的干细胞,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移植的步骤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移植前准备

移植前需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肺、肝、肾功能检查,寻找合适的干细胞供者,使用药物促使干细胞进入外周血,再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干细胞。

第二阶段:预处理(清髓)

使用大剂量化疗或放疗,目的是清除病变的骨髓细胞,抑制免疫系统,为移植做准备,为新的干细胞腾出空间。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等副作用,医疗团队会提供相应的支持治疗。

第三阶段:干细胞回输

将采集的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类似输血过程。回输的干细胞会自动"归巢"到骨髓中,开始重建造血功能。

第四阶段:植活等待期

这是最关键的阶段,通常需要2~4周。在此期间血细胞数量降至最低,感染和出血风险最高,需要严格的隔离保护、输血支持和抗感染治疗。

第五阶段:恢复期

随着新的干细胞开始工作,血细胞数量逐渐恢复。但仍需继续预防感染,监测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重要建议

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和复查;

出现发热、皮疹、腹泻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沟通。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复杂的治疗技术,为许多重症患者提供了治愈的希望。虽然过程艰难,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移植的成功率不断提高,并发症的管理也更加完善。了解移植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是获得成功疗效的重要保障。

2025-09-1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