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 我要与你和平相处

焦虑 我要与你和平相处
作者:​赵小萍   单位: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10

说到焦虑,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把它归为坏情绪、麻烦事,脑子里全是“快点把它赶走”。其实,焦虑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有的正常反应,就像身体自带的小警报一样,我们理解它、会运用它,就能跟它好好相处,有时还能帮我们把事情办得更顺。

焦虑对人们的作用有哪些

1.提前预警风险。如晚上自己一个人走在没路灯的小巷里,心里就有点恐惧感(这叫焦虑),这时你就会不自觉地加快脚步,多看看四周有没有人或者动静。这样反倒能避免遇到危险。如赶火车的时候总是担心自己会迟到,心里有点焦虑,你就会赶紧收拾好东西出门,最后果然平安赶上火车。其实这种焦虑一点坏处都没有,身体就是在帮你解决麻烦。

2.帮助人们快速解决问题。比如说,明天我要去公司做汇报,今天一想到要面对那么多人,就有点紧张,但反而会开始拿资料、整理内容,对着镜子练习表达,最后汇报的效果比想象的好很多。学生时代害怕考试不及格,这种焦虑感就会逼着我多刷题、多背知识点,到最后说不定还能考个好成绩,这时候,焦虑就是个“助力小帮手”。

分清“正常焦虑”和“过度焦虑”

1.持续时间。正常焦虑就是“事儿来了就有,事儿过了就没”,好比汇报结束之后,心里的慌劲儿很快就过去了。考试完了,担心成绩的焦虑也会慢慢消散。但是过度焦虑就会“黏着你甩都甩不掉”——如汇报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还在不停地想“当时是不是说错话了”“同事会不会觉得我讲得不好”,吃饭没胃口,晚上睡不着,都跟这件事有关。就算没有什么具体的事儿,也会觉得“要出不好的事”,这种焦虑可以持续好几天甚至更久。

2.对生活的影响。正常焦虑不会影响到我们日常的节奏,如考前有点焦虑,但还是该吃饭吃饭、该复习复习,和同学聊天也照常进行。而过度焦虑却会“挡”住我们的生活,比如说因为心里很慌就不敢出门见人,导致工作难以完成。看到朋友、同事发的消息,也不敢回,甚至躲着家人。本来想下楼买个东西,但被焦虑困住,站在门口站好久也走不出去。

与焦虑和平相处的方法你知道吗

1.给焦虑“贴标签”,避免被其“误导”。当我们心里开始“慌”时,可以先停一下,跟自己说句实话,“哦,我现在有点焦虑,因为担心某件事”。就像开会前紧张,就跟自己说“这是开会前的正常反应,是想让我准备得更充分”。这样能把“我”和“焦虑”分清楚,不是“我这个人不行”,只是“我现在有点焦虑”,慢慢就能平静下来,不被焦虑带着走。

2.五分钟呼吸法快速缓解紧张情绪。焦虑时,我们的呼吸就会不自主地变得短浅而急促,慢下来的深呼吸能让人放松,情绪也会跟着平和下来,操作步骤很简单,可以找个舒服的地方坐下来,腰背挺直,双手轻轻放在腿上,用鼻子慢慢吸气,在心里默默数4个数(如“1、2、3、4”),感受肚子慢慢鼓起来,然后屏住呼吸,数2个数(“1、2”),再用嘴巴慢慢呼气,数6个数(“1、2、3、4、5、6”),感觉肚子慢慢瘪下去,就这样重复做,坚持5分钟,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别扭,多做几次就熟练了。焦虑时,不管在办公室还是家里,都可以做。

3.记录“忧虑之事”,舒缓内心负担。很多时候,焦虑的时候脑子里“乱糟糟的”,全是各种担心的事,越想越慌,这时候可以找张纸条,或者打开手机备忘录,把这些心里担心的事一条一条写下来,如“担心明天面试过不了”、“担心家人身体不舒服”、“担心自己手头的工作做不好”,写下来之后你会觉得,很多担心其实“没那么严重”,甚至有些担心是“不可能发生”的,而且把想法写下来,脑子里的“负担”就轻了很多,不会再被各种念头绕得晕头转向。

说到底,焦虑从来不是我们的“敌人”,它更像是个“需要被理解的小伙伴”——有时候给我们提个醒,有时候又推着我们往前走;偶尔也会“闹点小脾气”(过度焦虑),但只要咱们用对方法、耐心地和它聊聊,就能慢慢和它成为好朋友。下次焦虑再来时,不要急着把它赶走,试试上面的小方法,你会发现:原来和焦虑好好相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2025-09-0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