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别硬扛 小心拖成重症肺炎

感冒别硬扛 小心拖成重症肺炎
作者:​史钰蕾   单位:河北省易县医院
29

“感冒而已,扛一扛就过去了”“吃不吃药都得一周好,没必要折腾”——生活中,不少人对感冒抱着“硬扛”的态度。然而,看似普通的感冒如果掉以轻心,不仅可能延长病程、加重不适,还可能引发中耳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甚至发展成危及生命的重症肺炎。尤其是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硬扛”感冒的风险更高,必须警惕。

首先要明确:感冒虽多为自限性疾病,但并非所有感冒都能“硬扛”过去。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症状以鼻塞、流涕、咽痛、低热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健康成年人在充分休息、多喝水的情况下,通常5~7天可自行痊愈。但如果感冒后持续高强度工作、熬夜,或本身免疫力较弱,病毒就可能突破上呼吸道防线,向下蔓延至肺部,引发病毒性肺炎;同时,感冒期间鼻腔、咽喉部的防御能力下降,细菌也容易乘虚而入,继发细菌性肺炎。

临床上,很多重症肺炎患者的病程都是从一次“硬扛”的感冒开始的。比如,有人感冒后仍坚持加班,出现咳嗽、咳痰加重时只自行服用止咳药,直到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才就医,此时肺部已出现明显感染病灶;还有老人因“怕麻烦子女”而隐瞒感冒症状,等出现意识模糊、呼吸急促等重症表现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这些案例提醒我们:感冒后的身体信号,绝对不能忽视。

那么,如何区分普通感冒和可能发展为肺炎的危险信号?关键要警惕“症状加重”和“新症状出现”这两大预警。如果感冒3~5天后,原本的鼻塞、流涕症状未缓解,反而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一是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8.5℃且服药后不退)超过3天;二是咳嗽加剧,出现频繁剧烈的干咳或咳出黄绿色、带血丝的脓痰;三是呼吸异常,如呼吸急促(成年人每分钟超过24次)、胸闷、憋气,甚至活动后呼吸困难;四是伴随全身严重不适,如乏力、食欲骤降、意识模糊、胸痛等。

对于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冒后更不能“硬扛”。这类人群免疫力较弱,感冒后病毒或细菌感染极易扩散,发展为肺炎的速度更快、风险更高,且一旦引发肺炎,病情进展迅猛,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损伤等严重后果。因此,高危人群感冒后出现轻微症状就应及时干预,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病情恶化。

正确应对感冒的方式,绝非“硬扛”,而是“科学护理+及时干预”。感冒初期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温水促进代谢;饮食上清淡易消化,补充维生素C增强抵抗力。若症状影响生活,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缓解症状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止咳化痰药等,但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普通感冒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无效)。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上述危险信号,立即前往医院就诊,通过血常规、胸片等检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感冒虽常见,但轻视它可能酿成大麻烦。“硬扛”不是“坚强”,而是对健康的不负责任。面对感冒,理性判断、科学应对,才能在缓解不适的同时,有效规避发展为重症肺炎的风险,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2025-09-1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