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居民首要死亡原因,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如果能在脑卒中早期及时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有可能显著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如何才能早期识别脑卒中呢?作为专业医生,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早期识别脑卒中的方法。
了解脑卒中的常见症状
面部症状:观察患者面部是否对称,有无口角歪斜。可以让患者做微笑或露齿的动作,如果一侧面部表情明显减弱或消失,口角向一侧歪斜,就可能是脑卒中的表现。
肢体症状:检查患者肢体力量是否正常,有无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让患者平举双臂,保持10秒钟,如果一侧手臂无法抬起或出现下垂,或者在平举过程中感觉一侧肢体沉重、无力,都要警惕脑卒中。此外,患者在行走时突然出现一侧下肢无力,导致行走不稳、拖步,也可能是脑卒中的信号。
言语症状:注意患者言语是否清晰,有无言语含糊不清、表达困难或理解障碍。可以让患者重复一句话,如果患者无法准确重复,或者说出的话让人难以理解,就要考虑脑卒中的可能性。
其他症状: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外,脑卒中还可能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症状。如果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有呕吐,且头痛性质与以往不同,或者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嗜睡等情况,也应及时就医,排除脑卒中的可能。
使用FAST口诀快速识别
为了便于大家记忆和早期识别脑卒中,国际上推广使用FAST口诀,即F(Face):面部表情,观察患者面部是否对称,有无口角歪斜。A(Arm):手臂力量,让患者平举双臂,看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下垂。S(Speech):言语表达,检查患者言语是否清晰,有无言语含糊不清。T(Time):时间,一旦发现上述任何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记录症状出现的时间,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FAST口诀简单易记,能够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快速识别脑卒中,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关注特殊类型的脑卒中症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 是脑卒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也被称为“小中风”。其症状与脑卒中相似,但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24小时,通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自行缓解。然而,TIA 是脑卒中的重要预警信号,如果不及时治疗,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在一年内会发生脑梗死。因此,一旦出现 TIA 症状,如短暂的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视力障碍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
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梗死类型,多因大脑深部的微小动脉闭塞而形成小梗死灶。由于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较小,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仅表现为轻微的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但这些看似轻微的症状,也可能是腔隙性脑梗死的早期表现,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注意脑卒中的高危人群
虽然任何人都有可能发生脑卒中,但以下人群属于脑卒中的高危人群,更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加强早期识别和预防。
高血压患者: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壁损伤,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定期监测血压变化,按时服用降压药物。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可引起血管病变,使脑血管狭窄、闭塞,同时还会影响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栓形成。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注意饮食管理,适当运动,定期复查。
高血脂患者:高血脂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升高,在血管壁沉积形成粥样斑块,造成血管狭窄、堵塞,引发脑卒中。高血脂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降脂药物。
肥胖者: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肥胖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体重人群。因此,肥胖者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长期吸烟、酗酒者:吸烟和酗酒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长期吸烟、酗酒者应尽早戒烟限酒,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脑卒中家族史者:脑卒中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脑卒中患者,其他家庭成员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有脑卒中家族史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总之,早期识别脑卒中对于及时治疗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一旦发现有人出现脑卒中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