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分级咋看?超声介入来解读!

甲状腺分级咋看?超声介入来解读!
作者:肖正坤   单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2948

在日常体检中,不少人会被告知“甲状腺有结节”,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分级报告:TI‑RADS 2、3、4…到底啥意思?别急,本文将从超声图像入手,带你快速掌握甲状腺结节的分级标准,了解不同级别代表的风险。

1.甲状腺超声分级简介

TI‑RADS由美国放射学会推出,旨在统一甲状腺结节超声报告中的术语和风险评估方法。该系统将结节的五项超声特征——边缘完整度、形态长宽比、回声强度、钙化类型和血流信号——分别量化为0到3分,再将所有得分相加,形成0到11分以上的总分。根据总分将结节分为2到5级:2级结节几乎无临床意义,只需常规随访;3级为低风险,建议半年至一年复查;4a至4c级属中等风险,当结节直径达到提示值时,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活检;5级结节高度可疑,应尽快安排活检并结合血清甲状腺功能与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2.五大评估指标拆解

2.1边缘特征

观察图像时,先放大结节区域,检查边界线的连贯性。规则、平滑的边缘通常说明结节与周围组织分离良好,不计分;若边界出现锯齿状、毛刺或小突起,就意味着结节可能向周围组织侵袭,每出现一次不规则就要加分。操作时建议切换不同频段,确认边缘形态后再记录,以免一帧图像误判。

2.2结节形态

形态评估依赖准确的测量:在标准轴面测得最大横径和垂直径后,计算长宽比。横径大(长宽比<1)的“扁饼状”结节多为表浅扩张;纵径高(长宽比≥1)的“立柱状”结节则易向深层组织延伸。超声探头要尽量垂直放置,避免因探头倾斜造成测量误差,再根据比值决定是否加分。

2.3回声情况

切换灰阶模式,比较结节内部与周围实质的亮度。等回声或高回声区域与正常腺体亮度接近或更亮,一般不加分;低回声区在图像上显得暗影明显,需要加分。若出现高低交错的混合回声,要记录高回声和低回声面积比例,并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2.4钙化表现

在放大模式下寻找钙化点:块状或条状钙化通常投射出声影,多见于陈旧结节,记作低分;点状或砂样微小钙化则像一粒粒亮点,无明显声影,在多个扫描平面都能复现时应加高分。临床上,微小钙化与乳头状癌相关度高,遇到这种分布要格外留心。

2.5血流信号

启用彩色多普勒,调整增益至血流可见而无噪声为宜。若结节内外血流稀少,多是静态病变;当探头轻压时血流仍清晰,或外围可见环形血流,都说明新生血管丰富,需要为该项高分。记录血流分布范围和强度,再与其他特征合并评估,有助于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

3.常见问答

3.1TI‑RADS 3真的没问题吗?

TIRADS 3 属于低风险结节,统计数据显示恶性概率不到5%。这类结节多数生长缓慢或保持稳定,短期内几乎不会出现恶化迹象。如果结节直径小于2 cm,且没有甲状腺癌家族史、头颈部放疗史或快速增大记录,通常只需在半年到一年后复查超声即可。但若结节超过2 cm、边缘开始出现不规则变化,或伴随压迫感、吞咽困难等症状,应在医生评估后考虑细针穿刺活检,以排除少数潜在风险。

3.2穿刺痛不痛?风险大吗?

现代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FNA)过程简便、安全。操作前医师会在皮肤表面涂抹麻醉剂,待局部冰凉后再刺入针头,整个过程控制在5–10分钟内。你可能会感觉到轻微针刺感或压迫感,但大多数人能耐受。穿刺后医师会用纱布按压1–2分钟以止血,然后加压包扎。严重并发症如感染、大出血或声带活动受限极为罕见,风险低于1%。如果抗凝药物使用者或有出血倾向,应提前告诉医师,穿刺前后注意监测。

3.3多久复查一次最合适?

复查策略要结合TIRADS 分级、结节大小及个人病史来定。对于TIRADS 2–3 级且直径小于1 cm 的结节,可在12–24 个月后再做超声;若结节直径在1–2 cm 之间,建议6–12 个月复查一次。若复查时发现结节直径增长超过20%(如从1 cm 变到1.2 cm),或边缘、回声等特征出现新变化,应缩短复查周期或考虑穿刺。对于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家族史者,可将复查间隔再缩短3–6 个月。

4.结束语

掌握TIRADS分级思路,读报告时先看级别,再对照上述五项要素,最后按建议执行复查或穿刺。这样一来,体检报告不再晦涩,甲状腺结节风险也能早发现、早处理。

2025-08-0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