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脑卒中的急救与护理

如何进行脑卒中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韦思伊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2687

凌晨两点钟,66岁的李先生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右侧肢体完全动弹不了,说话也含糊不清,家人在发现后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且在救护车到之前实施了正确的急救措施。正是这个关键的"黄金时间"内的正确处理,为李先生赢得最宝贵的救治机会。据统计,在我国,每隔12秒就有1人发生脑卒中,每隔21秒就有1人因脑卒中而死亡。对于脑卒中而言,如果大家能掌握正确的急救与护理知识,很可能就挽回一个生命,保全了一个家庭。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并分享一些关于急救与护理的实用方法,希望在紧急时刻,可以帮助到您或您的家人。

脑卒中介绍

脑卒中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它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而引发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分为以下两类:

1.缺血性脑卒中:约占总发病者的80%,此类型的患者是因脑血管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病。

2.出血性脑卒中:约占总发病者的20%,此类型的患者是因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内出血而发病。

危险信号(FAST原则)如下:

F(Face面部下垂):在微笑时,面部左右两侧不对称;

A(Arm手臂无力):在平举双臂时,会有一侧下垂;

S(Speech言语障碍):说话含糊不清,或是理解困难;

T(Time时间紧迫):发现危险症状后,要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

急救措施:分秒必争

1.第一时间识别(发病3小时内最关键)

患者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可以说是"一生中最痛的头痛",突然出现眩晕、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有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突发视力障碍或是视野缺损。

2.正确应急处理

(1)立即行动: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量选择有卒中中心的医院,同时要记录发病确切时间,这对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很有帮助,注意保持患者安静,平卧并将头偏向一侧;切勿给患者喂食、喂水或药物,也不要随意搬动或摇晃患者头部及身体。

(2)等待救护车时:将领口解开,以确保呼吸道通畅,有呕吐情况,要及时为患者清理口鼻分泌物,注意监测其意识状态与生命体征;准备好医保卡、既往病历资料。

3.医院绿色通道

要争取在"黄金4.5小时"内,让患者到达医院,配合医生做CT等检查,此过程需要半小时左右。符合发病4.5小时内的患者会尽快予以静脉溶栓治疗,如患者发病6-24小时,且大血管闭塞,就可能需要实施动脉取栓治疗。

专业护理要点

1.急性期护理(发病后1-2周)

(1)体位管理:为患者抬高床头30度,有助于降低颅内压;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防止发生压疮,要将患侧肢体保持在功能位。

(2)并发症预防:做好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定时为其拍背排痰;对于导尿管要定期消毒,可以穿戴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要开展早期被动活动,预防关节挛缩。

2.恢复期护理(2周后)

(1)康复训练: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桥式运动等,尝试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可先从床头抬高30度开始);可借助站立床辅助站立训练;在平行杠内进行步态训练。

(2)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锻炼患者自己穿衣(先穿患侧,再穿健侧),吃饭时可使用防滑垫和特制餐具。家属可以辅助患者完成洗漱,保持个人卫生。

3.长期护理(出院后)

(1)居家环境改造:在家里卫生间安装扶手、放置防滑垫;将床高度调整至膝关节水平,将门槛和地毯等障碍物去除。

(2)用药管理:为患者设置分药盒,通过设置闹钟、手写卡片等方式提醒患者服药;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指标,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特别是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

特别注意事项

1.吞咽障碍护理:在进食前需要评估吞咽功能,为患者选择糊状食物,避免流质食物,在进食时要保持坐位,进食后需漱口以清洁口腔。

2.语言康复训练:可以先从单音、单词开始练习,再练习短句、长句;可以借助图片卡来辅助交流,鼓励患者积极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但不要强迫患者表达。

3.心理支持:此类患者因突发的肢体功能障碍、行动不便等因素,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属要多与患者沟通,帮助其接受患病事实,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坚持康复锻炼。

总而言之,脑卒中虽然凶险,但它也是可防可治的,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通过科学的急救措施、专业的护理方法以及系统的康复训练,很多患者可以重获生活自理能力!

2025-08-0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