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护理干预在提高生活质量中的关键作用

艾滋病护理干预在提高生活质量中的关键作用
作者:蒋夏秋   单位: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西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735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感染者因免疫系统受损逐渐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与肿瘤,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抗病毒治疗的进步,艾滋病已逐渐转变为一种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感染者的寿命不断延长,但随之而来的治疗依从性、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问题日益突出。护理干预作为艾滋病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症状缓解、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起关键作用,更能改善感染者的心理状态与社会功能,全面提升其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在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

抗病毒治疗(ART)是艾滋病治疗的核心策略,需感染者长期、规律地服用药物,以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然而,许多感染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出现用药依从性下降的现象,原因包括药物副作用、治疗疲劳、用药知识不足及缺乏社会支持等,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并增加病毒耐药风险。护理人员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反复教育和指导,让患者充分了解药物的必要性、服药方法和副作用处理技巧,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护士还可采用多种干预手段,如电话或短信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建立用药日记,协助患者识别漏服原因并及时解决。同时,在日常随访中定期评估患者服药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如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调整服药方案、改善患者对治疗的态度。通过护理干预的积极参与,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得以优化,进而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显著改善患者的长期健康预后和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在心理与情绪支持中的关键意义

艾滋病感染者往往面临着复杂而深刻的心理困扰,包括对疾病的恐惧、对治疗效果的担忧、自我形象受损的痛苦、社交隔离带来的孤独感,以及疾病污名化带来的羞耻感和抑郁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其治疗依从性与社会功能恢复。护理人员在心理干预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通过倾听、陪伴、疏导和鼓励,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重建自我价值感和希望。

护士通过日常沟通、评估患者情绪变化,早期发现焦虑、抑郁迹象,并主动提供心理咨询和情绪支持。利用专业知识,护士帮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本质,降低其对疾病的过度恐惧;组织患者参与支持小组或病友交流活动,建立同伴支持网络,使患者感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减少孤独感。对于存在严重心理障碍或自我伤害倾向的患者,护士及时与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合作,实施专业心理治疗方案,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增强其积极面对疾病的能力。

护理干预在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艾滋病患者因免疫功能损伤,极易出现机会性感染和各种并发症,如肺结核、口腔念珠菌感染、腹泻、皮肤病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在预防和管理并发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健康教育和日常护理指导,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教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体检,培养其自我观察能力,及时发现异常症状,早期干预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加重。

此外,护理干预也包括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估和培养。艾滋病晚期患者或伴随其他疾病时,生活能力可能下降,此时应积极提供康复训练,指导患者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如个人清洁护理、饮食营养搭配、睡眠调节等,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需要长期家庭护理的患者,护士还应对家庭照顾者进行教育培训,提升家庭护理水平,确保患者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获得持续、有效的护理支持。

结语

艾滋病患者面临着身体、心理和社会等多重挑战,护理干预在提升其整体生活质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通过加强治疗依从性教育、提供心理支持与情绪疏导、预防和管理并发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全方位地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庭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使其在面对疾病的同时能够保持生命尊严,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2025-07-1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