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安全: 防跌倒、防感染全攻略

手术室护理安全: 防跌倒、防感染全攻略
作者:梁少芳   单位: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4166

在医疗领域,手术室是救治患者生命、恢复健康的关键场所,其环境复杂、操作精细,任何细微的疏忽都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确保手术室内的护理安全,尤其是预防患者跌倒和感染,是医护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的核心任务。本文将从防跌倒与防感染两大维度,深入解析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全攻略。

一、防跌倒:细节决定安全

手术室内,患者因麻醉作用、身体虚弱或手术体位特殊,极易发生跌倒事件,这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构建一套全面的防跌倒体系至关重要。

1. 术前评估与准备

· 风险评估: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跌倒风险评估,包括年龄、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药物使用情况(如镇静剂、降压药)、平衡能力及手术类型等,以识别高风险人群。

· 环境熟悉: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术前可简要介绍手术室环境,减少因陌生感带来的焦虑,同时告知其手术过程中可能需要的体位调整,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 安全设施准备:确保手术床稳固,配备有可调节的护栏;地面保持干燥,无障碍物;使用防滑鞋套或袜子,增加摩擦力。

2. 术中管理

· 体位固定:根据手术需要,合理摆放患者体位,使用约束带时需注意松紧适宜,避免过紧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或过松失去保护作用。同时,定期检查约束部位皮肤状况,防止压疮。

· 持续监测:麻醉期间,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引起跌倒的潜在因素,如低血压、过度镇静等。

· 沟通协调:手术团队间保持良好沟通,特别是在体位转换时,确保所有成员同步操作,避免因动作不一致导致患者滑落或跌倒。

3. 术后复苏与转运

· 逐步唤醒:术后复苏阶段,根据麻醉深度逐步减少镇静药物,缓慢唤醒患者,避免突然恢复意识导致的恐慌或挣扎。

· 安全转运:使用专业的转运床,确保患者平稳、安全地从手术台转移至复苏室或病房。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头部稳定,避免剧烈摇晃,同时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 家属教育:向患者家属说明术后注意事项,包括如何协助患者移动、使用辅助器具等,共同构建家庭防跌倒环境。

二、防感染:无菌操作,生命之盾

手术室感染是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来源,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构建多层次的感染防控体系,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1. 环境控制

· 空气净化:采用高效空气过滤系统,维持手术室内正压环境,减少外界污染物侵入。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确保符合标准。

· 表面清洁:手术前后,对手术台、器械台、墙面及地面进行彻底清洁消毒,使用对微生物有高效杀灭作用的消毒剂。

· 物品管理:所有进入手术室的物品,包括器械、敷料、药品等,均需经过严格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2. 人员防护

· 个人卫生: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前,必须进行手卫生处理,穿戴无菌手术衣、口罩、帽子及手套,必要时佩戴护目镜或面罩。

· 行为规范: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如避免触碰非无菌区域、减少不必要的交谈以降低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等。

· 健康监测: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参与手术,防止交叉感染。

3. 手术技术优化

· 微创技术:推广使用微创手术,减少组织损伤和出血,降低感染风险。

· 精准操作:提高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暴露于潜在污染环境的时间。

· 术后护理: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

总之,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防跌倒和防感染两方面入手,通过细致的术前评估、严谨的术中管理、周到的术后护理,以及持续的环境控制和人员培训,共同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手术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其快速康复。

2025-08-0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