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用药的安全指南

居家用药的安全指南
作者:廖智红   单位:前海人寿南宁医院 药学部
92

居家保健护理中涉及的用药安全十分重要,据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每年因用药不当导致肝肾损害的病例逾百万人次,其中居家用药不当占63%。现在让我们了解居家用药的基本原则、不良用药常见误区、特殊人群用药、用药管理方面的内容,以此保障家庭中的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科学用药四大原则

首先就是明确诊断,不要凭经验。不要自以为是、讳疾忌医,一定要搞清楚这个感染是什么类型、病根在哪,对于慢性病要有个客观的评价指标。其次,注意用药剂量,存在两个方面的潜在风险。用药须遵照治疗时限,注意药物有推荐剂量和最大安全剂量,特殊人群尤应慎用。再次,治疗方案管理,避免超疗程用药。对于感染性疾病,应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以避免产生耐药菌;而针对慢性疾病,则需要长期规范用药治疗,避免超量用药。其四,联合用药,规避相互作用。应关注多种药物联用时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并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家庭用药的五大常见误区

药物选用凭感觉:绝大多数的长者认为,“有了长期的疾病,自我医治的能力较强”,如认为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的“救命药”,但实际上,对于右侧心肌梗死与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情况,使用硝酸甘油可能会加重病情。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建立自己的用药历史,记录过敏、药物副作用以及慢性病管理的原则。

重复用药不自知: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等成分的复方感冒药若与解热镇痛药或镇咳药联用,有导致用药过量的风险。

滥用抗生素:中国抗生素的使用占药量的70%,超过WHO建议的30%,对于病毒性感冒,抗生素不仅不起作用,还会破坏人体肠道菌群的平衡。有研究显示,每多使用抗生素一天,艰难梭菌感染的风险上升8%。

突然停药:对于激素类药物应逐渐停用(如每周减量5mg的泼尼松),否则会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突然停止服用抗癫痫药物可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对于慢性病的治疗药物应注意“平稳过渡”原则及定期监测药物血药浓度。

特殊剂型:吸入剂使用需“三步法”:以压力定量吸入器为例,其正确使用步骤为:充分摇匀→在缓慢深吸气的同时按压阀门喷射药物→吸入后屏住呼吸数秒。若不正确或使用了错误的方法,药物可能仍残留在口腔中,导致低于60%的药物抵达肺部,会降低治疗效果。

特殊人群用药安全要点

儿童用药:儿童的肝药酶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其活性通常低于成人,因此药物代谢能力较弱,代谢速度和反应可能与成人有较大差异。

孕妇用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曾将药物的妊娠风险分为5级,其中X级(如沙利度胺)为妊娠期绝对禁忌药物。

肝肾功能不全者:对有肝功能损伤的患者要降低他汀类降脂药物剂量,有肾功能损伤的患者要根据肌酐清除率来调整经肾脏排泄药物(如万古霉素)的剂量,有一名透析患者没有调整地高辛剂量导致血药浓度超过了正常值的10倍,造成严重的心律失常。

家庭药品的科学管理

分类储存:中药与西药遵循“五分开”原则,中药与西药分开,口服药与外用药分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成人用药与儿童用药分开,急救药品与常规药品分开。对于生物制剂(如胰岛素),在2-8℃的环境中保存,栓剂夏季应该冷藏,防止融化。

定期清理:定期核查药品有效期,每隔3个月对药品进行核查,过期药品应通过社区回收站等正规渠道处理。有研究显示,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率低于10%,随意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

应急准备:家庭小药箱应配备一些基本的急救用品(如无菌纱布、绷带等)、少量常见慢性病药品(如一个月用量)以及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每隔半年应更换一次)。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家人、医务人员共同构建“预防—监督—管理”链,从培养正确的用药认知、实施标准化的用药方式、开展患者用药管理,以期达到减少用药风险,实现“小药箱守护大健康”。记住:每次用药的决定都是对生活质量的投入。

2025-09-25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