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肾病透析期:导管护理与泌尿系统感染预防指南

梗阻性肾病透析期:导管护理与泌尿系统感染预防指南
作者:廖芳   单位:岳阳市人民医院
254

梗阻性肾病是因尿流受阻导致肾功能受损的疾病,患者常需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透析导管作为“生命通道”,若护理不当易引发感染,甚至威胁生命。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梗阻性肾病透析期导管护理与泌尿系统感染预防指南,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正确认识梗阻性肾病与透析

所谓梗阻性肾病就是尿路出现堵塞,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起肾脏一系列的病变。这种疾病如果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肾脏功能受损严重,就需要依靠透析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透析,就像是给身体安装一个“人工肾脏”,把血液里的废物和多余水分排出去。导管作为连接身体和透析机器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透析期导管护理要点有哪些?

保持导管清洁。清洁是预防感染的第一步。透析导管插入后,皮肤周围区域应保持干燥和清洁。每天应使用酒精或碘伏彻底清洁导管插入部位及周边皮肤,并遵循从导管周围向外螺旋式擦拭的原则,避免将外界细菌带入导管周围。同时,注意检查导管周围皮肤是否有红肿、渗液或疼痛等感染迹象,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处理。

妥善固定导管。如果导管移位,不仅会影响透析的效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伤。因此,导管在身体里的位置必须固定好,不能随意移动。固定导管时,医护人员通常会使用特殊的固定装置或胶带,确保导管紧贴皮肤,减少导管与皮肤的摩擦,降低感染风险。

避免导管受压或扭曲。在日常活动中,不要让导管被重物压迫,如不要把包或者其他重物放在有导管的肢体上。同时,应避免导管出现扭曲的情况,如大幅度地弯曲手臂或者身体,都可能导致导管扭曲。如果发现导管有受压或者扭曲的迹象,应立即调整,确保导管通畅。

定期更换敷料。敷料就像是导管的“保护衣”,能防止细菌侵入,保持导管插入部位的清洁与无菌状态。敷料需定期更换,一般建议每天更换一次,或者在敷料变湿、弄脏或松动时立即更换。更换敷料时,医护人员需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戴上无菌手套,使用无菌器械进行操作,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严格无菌操作。无论是透析治疗时连接导管,还是日常护理中更换敷料,医护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这意味着,在操作前必须彻底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使用过的器械和物品必须及时丢弃或经过严格消毒处理,以避免交叉感染。此外,整个操作过程应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进行,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和不必要的交谈,以降低空气中的细菌浓度。

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方法

注意个人卫生。每天都要洗澡,特别是会阴部,要认真清洗。女性在排尿后,要用干净的卫生纸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肛门周围的细菌带到尿道。男性应注意清洗阴茎和包皮,将包皮垢清洗干净。应勤换内裤,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使会阴部保持干爽,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多喝水,勤排尿。多喝水可以增加尿量,尿液如同身体的“清洁工”,能将泌尿系统内的细菌和废物冲刷出去。此外,应养成勤排尿的习惯,不要憋尿,有尿意时应及时排尿,以减少细菌在泌尿系统内停留和繁殖的时间。

增强免疫力。免疫力是身体抵抗外界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防线,梗阻性肾病透析期的患者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来增强免疫力,如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肉、蛋、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帮助身体更好地对抗感染。

定期检查。一般来说,应每月进行尿常规检查,以检查尿液中是否有白细胞、细菌等异常情况。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定期进行尿培养检查,及时发现泌尿系统感染的早期迹象,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由此可见,梗阻性肾病透析期的导管护理与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息息相关,应认真对待每一个护理要点和预防方法,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记住:每一次洗手、每一滴肝素、每一口清水,都是对生命的守护!

2025-07-23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