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的“老年保卫战”

肺部的“老年保卫战”
作者:蒋翠芝   单位:湖南省耒阳市大市镇卫生院
597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肺部作为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部疾病的发病率在老年群体中显著升高,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健康。不过,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如疫苗接种、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等,老年人完全能够增强肺部健康,有力抵御疾病侵袭。

疫苗接种:筑牢肺部防线

(一)流感疫苗

冬季是流感和肺炎高发期,老年人免疫力弱,感染流感后易发展为重症肺炎。建议每年9—11月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起效,可降低感染及肺部并发症风险。因病毒易变异,需每年接种。少数人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1~2天可缓解,若持续高热需就医。

(二)肺炎链球菌疫苗

肺炎链球菌是老年肺炎常见病原体,可能引发重症。23价和13价肺炎链球菌疫苗均有效,23价适合慢性病或免疫力低下老人,13价对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高危人群更优。23价疫苗保护期超5年,能长期守护肺部健康。

(三)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新冠病毒可致肺部炎症,老年人应按疾控建议接种。疫苗能降低感染风险,即便感染也可减少重症可能,保护肺部。

健康生活方式:滋养肺部根基

(一)合理饮食

饮食对肺部健康影响大。老年人应注重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果等,增强免疫力。比如梨,中医称“百果之宗”,性寒味甘,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功效。现代医学证实,梨含多种有益肺部成分,高水分助呼吸道保湿,果胶和抗氧化物质可清除肺部自由基、减少慢性炎症,适合老人日常食用,可辅助调养肺部。同时,要减少油腻、辛辣食物摄入,以免加重肺部负担。此外,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很关键,每天适量饮水可稀释痰液、利于排出,维持呼吸道湿润,降低感染风险。

(二)适量运动

适度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肺部疾病。老年人可选择散步、打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强度有氧运动。以散步为例,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速度适中,能锻炼心肺、增强呼吸肌力量。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若运动中出现呼吸急促、胸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就医。除户外锻炼,老年人也可进行室内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训练:半卧位或坐位,手放肚脐上方,慢慢吸气使肚子微鼓,呼气时肚子下降。熟练后可在肚脐上方增加阻力,长期坚持能改善肺通气功能。

(三)戒烟限酒

吸烟是损害肺部健康的头号“杀手”。烟草含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肺部组织、削弱呼吸道防御功能。长期吸烟加速肺部老化,增加患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疾病风险。老年人应尽早戒烟,若不能立即戒,也应减少吸烟频率和数量,逐步摆脱烟草依赖。饮酒也会削弱呼吸道防御功能,增加细菌和病毒侵入肺部的机会,还可能加重咳嗽、气喘等肺部疾病症状。因此,老年人应尽量避免饮酒,为肺部创造健康内部环境。

(四)良好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去过公共场所后,用七步洗手法洗手至少20秒。每天开窗通风,流感季少去人群密集处,必要时戴口罩。

(五)规律作息

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和增强免疫力。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不佳,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老年人应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按时上床睡觉,避免熬夜,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提高睡眠质量。

定期体检与疾病管理:肺部“预警雷达”

(一)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助老年人早发现潜在肺部问题。建议老年人每年做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胸部X线片或CT检查。胸部CT对肺部疾病诊断更精准,能发现早期肺部病变,如肺癌微小病灶。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阻肺、哮喘)或其他相关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应适当增加体检频率,可按医生建议每半年或更短时间检查一次。

(二)疾病管理

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要按医嘱治疗。正确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严重缺氧者应使用制氧机,每天吸氧15小时以上,流量1~2升/分钟。定期复诊,症状加重立即就医。

守护老年人肺部健康,需积极接种疫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规范管理疾病,助力他们安享晚年。

2025-07-1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