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日常咋护理 中医降压温和又实用

血压日常咋护理 中医降压温和又实用
作者:刘旭艳   单位:惠州市惠城区中医医院
577

高血压如今已成为威胁很多人健康的“隐形杀手”,除了遵医嘱按时服药,日常护理也至关重要。中医降压护理法凭借其温和、实用的特点,能帮助高血压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提升生活质量。

饮食调理:吃对食物,血压稳稳的

1.多吃降压食材

高血压患者多吃降压食材对控制血压很有帮助。芹菜堪称降压“明星”,富含的芹菜素能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起到降压效果。可凉拌芹菜,洗净切段焯水后加调料拌匀;也能做芹菜炒香干。山楂也不错,有活血化瘀、消食化积之效,还能扩张血管降压。患者可每天吃几颗新鲜山楂,或用山楂干泡水,开水冲泡焖几分钟后饮用,酸甜可口,适合日常。

2.控制盐分摄入

中医认为,过食咸味会伤肾,而肾主水液代谢,肾气受损会影响水液平衡,进而导致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克。尽量少吃咸菜、腌肉、咸鱼等高盐食物,做菜时少放盐,可以用醋、柠檬汁、香料等来增加食物的风味。

3.饮食有节

中医强调饮食要有节制,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高血压患者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尤其是晚餐,不宜吃得过饱,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影响睡眠,进而导致血压波动。

运动养生:动起来,给血管“松松绑”

1.太极拳

太极拳是高血压患者的“降压好帮手”。它动作缓慢柔和,注重意、气、形统一。练习时能锻炼全身肌肉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辅助降压。患者可选清晨或傍晚,去空气清新的公园广场,跟专业教练学,每天坚持练30分钟左右。

2.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它通过八个动作的练习,能调节身体的各个部位。比如“两手托天理三焦”这个动作,可以伸展肢体,促进三焦气机通畅,有助于气血的运行和血压的稳定。高血压患者每天早晚各做一遍八段锦,长期坚持,能感受到身体的变化。

3.散步

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适合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饭后半小时,穿上舒适的运动鞋,到户外慢走30~60分钟,既能促进消化,又能放松身心,降低血压。散步时要注意步伐均匀,呼吸自然,速度不宜过快。

情志调节:心平气和,血压不“闹脾气”

1.避免生气

生气时,人体的交感神经会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先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冷静下来,或者通过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转移注意力,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2.减轻压力

长期的精神压力会使身体处于紧张状态,影响血压的稳定。患者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来减轻压力。每天花15~20分钟进行冥想,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排除杂念,让身心得到放松。

3.培养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可以让人心情愉悦,忘却烦恼。高血压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兴趣爱好,比如书法、绘画、下棋等。在沉浸于兴趣爱好的过程中,能够调节情绪,稳定血压。

中医特色疗法:辅助降压,效果佳

1.穴位按摩

按摩一些穴位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起到降压的作用。比如百会穴,它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摩百会穴,每次按摩3~5分钟,每天按摩2~3次,可以缓解头晕、头痛等症状,辅助降低血压。还有内关穴,它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用拇指按压内关穴,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1~2分钟,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对高血压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足浴

中医认为,足部是人体经络的汇聚之处,通过足浴可以刺激足部穴位,促进气血流通。高血压患者可以在晚上睡前用温水泡脚,水温以40℃左右为宜,水面要没过脚踝,浸泡15~20分钟。也可以在泡脚水中加入一些中药材,如艾叶、红花、生姜等,这些药材具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增强降压效果。

结论

高血压的日常护理需要从饮食、运动、情志和中医特色疗法等多个方面入手。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中医降压护理法,将血压控制在稳定范围内,享受健康生活。

2025-07-1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