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脑梗会偏瘫?急诊黄金时间如何把握?

突发脑梗会偏瘫?急诊黄金时间如何把握?
作者:杨军   单位:大竹县人民医院
290

脑梗死是导致偏瘫等严重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急、危害大,常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梗死因脑血管阻塞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研究表明,发病后4.5至6小时的急诊黄金时间是抢救的关键,通过快速识别症状和及时干预,可显著降低偏瘫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本文旨在通过科普形式,阐明脑梗死与偏瘫的关系,介绍黄金时间内的急救策略,并提供预防建议,以增强公众对脑梗死的认识与应对能力。

一、脑梗死与偏瘫的关系

1.脑梗死的病理机制

脑梗死是由脑血管(通常为动脉)被血栓或栓子堵塞,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进而引发神经细胞坏死的一种疾病。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通常在缺血后数分钟内即可出现功能障碍,若超过数小时未恢复血供,受损区域可能发生不可逆损伤。根据受损脑区的不同,患者可能出现运动、感觉、语言或认知功能障碍,其中偏瘫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偏瘫是指身体一侧(左侧或右侧)肢体运动功能受限或丧失,通常由大脑皮层运动区或相关神经通路的损伤引起。脑梗死常累及大脑中动脉或其分支,影响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或皮质脊髓束,导致对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例如,右侧大脑中动脉梗死常导致左侧偏瘫,反之亦然。研究表明,约50%-70%的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症状,且部分患者可能伴随感觉缺失、言语不清等复合症状。

2.偏瘫的严重程度与影响

偏瘫的严重程度与梗死部位、范围及干预时机密切相关。轻度偏瘫可能表现为单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活,而重度偏瘫可导致完全瘫痪,患者无法自主活动,甚至长期卧床。偏瘫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可能引发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增加感染和死亡风险。此外,偏瘫患者常伴随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进一步加重康复难度。

二、脑梗死急诊黄金时间的意义

1.什么是急诊黄金时间?

脑梗死的急诊黄金时间通常指发病后4.5至6小时的治疗窗口期。这一时间段内,脑组织尚未发生大面积不可逆损伤,通过及时的医疗干预(如溶栓或取栓治疗),可以最大程度恢复血流,挽救濒死脑细胞,减少神经功能损伤。研究表明,发病后每延迟1小时治疗,患者的预后显著变差,偏瘫等后遗症的风险明显增加。

2.黄金时间内的关键干预

静脉溶栓治疗:目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标准药物,适用于发病4.5小时内的患者。通过溶解血管内的血栓,rt-PA可迅速恢复血流,减轻脑组织缺血损伤。临床试验显示,溶栓治疗可将偏瘫发生率降低约30%[3]。

机械取栓治疗:对于大血管闭塞的患者,机械取栓可在发病6小时内(部分病例可延长至24小时)通过介入手段直接移除血栓,恢复血供。近年来,机械取栓技术的进步显著提高了重症患者的存活率和功能恢复率。

支持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预防脑水肿等,均为黄金时间内的关键措施,可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3.如何识别脑梗死并把握黄金时间?

F(Face,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手臂):单侧手臂无力或无法抬起。

S(Speech,语言):言语不清或无法表达。

T(Time,时间):指争取时间。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避免自行前往医院以免延误治疗。急救过程中,需保持患者安静,避免进食或饮水,以防误吸。

三、结论

脑梗死是导致偏瘫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通过及时识别症状、把握急诊黄金时间(4.5-6小时),以及科学的治疗和康复,可以显著降低偏瘫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公众应掌握“FAST”原则,熟悉脑梗死的早期症状,并在发现异常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预防方面,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慢性病管理是降低脑梗死风险的关键;对于已发生偏瘫的患者,早期规范的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功能预后。社会、家庭和医疗机构的协同努力,是减少脑梗死及其后遗症的重要保障。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脑梗死导致的偏瘫等残疾有望进一步减少,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2025-07-1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