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过度活动症:从饮食到药物的全面管理

膀胱过度活动症:从饮食到药物的全面管理
作者:何曼   单位:成都市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38

“医生,我总是频繁地想上厕所,有时候还憋不住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在泌尿外科门诊,这样的求助声并不少见。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患上了膀胱过度活动症(OAB)。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膀胱过度活动症,以及如何从饮食到药物进行全面管理。

认识膀胱过度活动症

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简单来说,就是膀胱不受控制地频繁收缩,导致患者频繁产生尿意,难以憋尿。

发病原因:目前,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神经因素:神经系统对膀胱的控制出现异常,导致膀胱肌肉过度收缩。膀胱因素:膀胱逼尿肌不稳定、膀胱容量减小等。激素因素: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影响膀胱和尿道的功能。其他因素:如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结石、糖尿病等疾病,以及心理因素(如焦虑、紧张)等也可能诱发膀胱过度活动症。

饮食管理

控制液体摄入

适量饮水:虽然多喝水有助于维持泌尿系统的健康,但对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来说,需要适量控制液体摄入量。一般建议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

避免刺激性饮品:要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饮品,如咖啡、茶、可乐、啤酒等。咖啡因和酒精具有利尿作用,会刺激膀胱,加重尿频、尿急的症状。

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蔬菜、水果等。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避免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可能会刺激尿道和膀胱黏膜,导致症状加重。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食物。

控制盐分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膀胱的负担。患者应减少盐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如咸菜、腌肉等。

行为训练

膀胱训练

延迟排尿:当有尿意时,不要立即去厕所,而是尝试延迟几分钟再去。逐渐延长延迟的时间,以增加膀胱的容量和控制能力。

定时排尿:制定一个定时排尿的计划,无论是否有尿意,都按照计划的时间去排尿。开始时可以每1-2小时排尿一次,随着症状的改善,逐渐延长排尿的间隔时间。

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训练也称为凯格尔运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锻炼方法,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提高膀胱的控制能力。具体方法是:收缩盆底肌肉,就像试图阻止排尿或排便一样,保持收缩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天进行3-4组,每组10-15次。

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是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常用药物,如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等。这类药物可以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从而缓解尿急、尿频等症状。在使用药物时,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注意观察副作用的发生情况。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米拉贝隆,通过作用于膀胱的β3-肾上腺素能受体,使膀胱逼尿肌松弛,增加膀胱容量,改善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与抗胆碱能药物相比,其副作用相对较少,主要包括头痛、高血压等。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个体化治疗: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不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规律用药:按照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观察疗效和副作用: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是否出现副作用。如果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应及时告知医生。

其他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膀胱过度活动症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膀胱的控制能力。

骶神经调节: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患者,可以考虑骶神经调节治疗。骶神经调节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骶神经,调节膀胱和尿道的功能。

2025-10-17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