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如何预防心绞痛发作

冠心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如何预防心绞痛发作
作者:王英   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兴隆镇卫生院
571

冠心病患者常常由于情绪波动、饮食不当或者气温骤变而触发心绞痛。而患者日常通过科学的家庭护理,可以让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得到显著降低。本文就具体科普冠心病患者在家庭护理中,如何预防心绞痛发作。

环境管理

温湿度管理。冠心病患者对环境的温湿度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建议室温控制在18~20℃,而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在夏季使用空调的时候,避免让空调出风口直吹身体,以免由于血管骤然收缩而诱发心绞痛。同时夏季的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7℃,患者在进出空调房之前,可以在门口停留1~2分钟,让身体适应。

环境色彩和光线管理。室内适宜选择淡青色或米色等舒缓的色系,避免使用红色或橙色等具有刺激性的色彩。在光线管理方面,室内可以采用4000K的暖白色LED灯,这不仅能保证室内充足的照明,也能降低冠心病患者由于视觉疲劳而引起的血压波动。

降低噪音措施。窗户可以使用双层的隔音玻璃,以便将室内的噪音控制在40分贝以下。家电建议选择低噪音的型号,如无刷电机吸尘器、静音空调等。患者在休息时,应尽量将手机调成静音模式,并远离头边放置。

饮食管理

精准控盐措施。冠心病患者日常饮食可以采取“三阶段减盐法”,即第一阶段的每日盐摄入量≤6克,第二阶段≤5克,最终目标≤3克,并使用限盐勺对盐分进行量化,同时要避免摄入味精、酱油等隐形盐,可以使用柠檬汁或香草等天然调味料替代部分食盐。

脂代谢优化方案。冠心病患者的每日脂肪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20%~25%,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比≥15%。同时要严格限制摄入反式脂肪酸,避免油炸食品及人造奶油。

膳食纤维强化计划。冠心病患者每日应摄入25~30克的膳食纤维,可以从糙米、燕麦等食物中摄取。同时每日应摄入5种不同颜色的蔬果,例如橙色胡萝卜、紫色甘蓝、绿色菠菜等,让身体获取不同的抗氧化物质。

运动管理

个性化运动评估。坚持运动对冠心病患者预防心绞痛也有积极的作用。在运动之前应进行6分钟的步行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例如步行距离<300米的患者,应从床边坐位训练开始;步行距离为300~450米的患者,可以采取间歇步行法进行运动;而步行距离>450米的患者,则可以开展持续半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

抗寒运动训练。冠心病患者在冬季可以采取“渐进式户外适应法”,以此展开抗寒运动训练。比如第1天先在阳台站立5分钟,次日则增加至10分钟,之后再逐步延长至半小时。另外,在户外运动时,可以穿戴发热的内衣及防风外套,重点要做好胸腹部的保护。

心脏康复操。冠心病患者可以设计包含8个动作且适合自己的康复操,其中包括坐姿抬腿、墙壁俯卧撑等。在进行康复操锻炼时,每个动作重复10次,每组间休息1分钟。

用药管理

药物的分类存储。药物可以按照每日用量提前做好分装。其中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需单独存放在床头柜,确保在紧急情况时能够伸手可及。同时要定期检查药物的有效期,以保证药效。

动态追踪血脂。冠心病患者应每3个月检查血脂四项,尤其要重点监控LDL-C的水平。如果患者在此期间使用了他汀类药物,同时还要对肝功能及肌酸激酶进行监测,以免出现药物副作用。

心理干预

冠心病患者日常应建立“情绪日记”,对每日情绪波动事件以及对应的心绞痛发作情况进行记录。同时家属也要参与制定应对的策略,比如患者出现焦虑时,可以播放轻音乐以缓解患者焦虑,或者在患者愤怒时,引导其进行深呼吸以转移注意力,并适时通过鼓励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引导。

以上就是冠心病患者家庭护理中预防心绞痛的相关策略,而在家庭护理中,需将患者的护理措施转化成其日常习惯,如晨起测血压、睡前检查药物位置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心绞痛,从而保障心脏的健康。

2025-07-17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