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急性肠胃炎发烧 应该物理降温还是吃药

孩子急性肠胃炎发烧 应该物理降温还是吃药
作者:​丁小艳   单位:大英县人民医院
82

孩子得了急性肠胃炎,又吐又拉还发烧,家长看着既心疼又着急。这时候最纠结的就是降温方式——物理降温管用吗?退烧药该什么时候用?其实只要分清情况、拿捏好护理分寸,就能帮孩子舒服点,好得也快些。

急性肠胃炎为啥会发烧

急性肠胃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像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是吃了被污染的食物,都可能让肠胃“闹脾气”。肠胃里的病菌会释放毒素,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作战”时就会让体温升高,于是孩子就发烧了。

这种发烧是身体的自我保护反应,能抑制病菌繁殖,但体温太高也会让孩子难受,还可能引发脱水、惊厥等问题。所以降温不是目的,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舒服些才重要。

物理降温:选对方法,看时机用

不是所有发烧都需要物理降温,体温没超过38.5℃,孩子精神还不错时,可以试试这些办法:

用温湿的毛巾擦额头、脖子、腋窝和大腿根,这些地方血管丰富,能帮着散散热。注意水温别太凉,32℃到34℃最合适,擦的时候动作轻一点,别让孩子受凉。

给孩子穿宽松的纯棉衣服,别裹太厚的被子,保持房间通风,室温控制在24℃到26℃之间,让热量能自然散发出去。

发烧时孩子容易缺水,尤其是急性肠胃炎还会呕吐腹泻,更要多补水。可以少量多次喂温开水、口服补液盐,或者稀粥、米汤,既补水又能补充能量。

但有些物理降温方式要避开:别用酒精擦身子,酒精会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损伤肝脏;也别给孩子冰敷,太冷会让孩子发抖,反而使体温升高。

退烧药:该用就用,别硬扛

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或者体温没到但精神很差、烦躁哭闹时,就要用退烧药了。儿童常用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药安全性高,按剂量用不会伤身体。

对乙酰氨基酚适合3个月以上的孩子,每次用量按体重算,间隔4到6小时可以再用一次,一天不超过4次。布洛芬适合6个月以上的孩子,退烧同时还能缓解身体酸痛,同样按体重给药,间隔6到8小时用一次。

喂药时别跟牛奶、果汁混着吃,可能影响药效;也别擅自加量,过量会伤肝伤肾。如果孩子刚吐过,等半小时再喂药,避免又吐出来。

急性肠胃炎的综合护理要点

退烧只是一部分,肠胃炎的护理得兼顾补水、饮食和卫生。

补水是重中之重。孩子又吐又拉容易脱水,表现为口唇干燥、尿量减少、哭时没眼泪。这时要喂口服补液盐,按说明书冲调,少量多次喂,每次10到20毫升,隔几分钟喂一次。别用果汁、饮料代替,糖分太高会加重腹泻。

饮食要清淡易消化。急性期别强迫孩子吃太多,饿了可以喂稀粥、烂面条、蒸苹果泥,这些食物好消化,还能保护肠胃黏膜。避免喂牛奶、鸡蛋、肉类、油腻或辛辣的食物,可能让肠胃更不舒服。

做好卫生防传染。肠胃炎多通过粪口传播,孩子便后、饭前要用肥皂洗手,家长处理完孩子的呕吐物、排泄物后也要彻底洗手。孩子用过的餐具、玩具要用开水烫洗,衣物、床单弄脏后及时更换清洗,避免病菌扩散。

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孩子的体温、呕吐腹泻的次数和量,如果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送医:持续高烧不退;频繁呕吐,喝不进水;腹泻次数多,大便带血;脱水症状明显;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

综上所述,孩子急性肠胃炎发烧,关键是“按需护理”——体温不高、精神好就物理降温并补水,同时补充营养;体温高、精神差就及时用退烧药;同时做好饮食和卫生护理。家长别焦虑,保持冷静,观察好孩子的状态,该护理时细心,该就医时及时,孩子就能少受罪,好得更快。

2025-09-1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