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高热惊厥应对指南:冷静操作,科学降温

宝宝高热惊厥应对指南:冷静操作,科学降温
作者:刘杏杏   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44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有没有经历过这样 的场景:宝宝突然发烧,小脸通红,接着四肢 开始抽搐,眼睛上翻——那一刻,时间仿佛 静止,你的心跳可能漏跳了好几拍。别担 心,这是小儿高热惊厥的典型表现。今天就 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淡定应对这个“不请自 来”的客人。

什么是高热惊厥?为什么专找小朋友?

高热惊厥,通俗说就是“发烧抽了”,是6 个月至5岁小朋友特有的“技能”。这是因为 小家伙们的大脑还在发育中,就像个新手保 安(体温调节中枢),一遇到高热(通常超过 38.5℃)就容易慌了手脚,错误地发出全身肌 肉收缩的指令。

好消息是:绝大多数高热惊厥是简单型 的!持续时间短(<5分钟),自行缓解,不会 伤害大脑,也不会变成癫痫。它就像宝宝的 免疫系统在进行一次“军事演习”,虽然场面 吓人,但通常有惊无险。

当惊厥发生时,请记住“三要三不要”

一定要做的:

1. 保持冷静(深呼吸!) 。你是宝宝最 坚实的依靠。你的镇定是给孩子最好的急 救药。 

2. 确保环境安全。迅速将宝宝移至平 坦、宽敞的软垫或床上,移开周围的硬物、尖 锐物品,就像给宝宝画个“安全圈”。

3. 侧卧位防窒息。轻轻将宝宝的身体 和头部转向一侧,这个“复苏体位”能让口水 或呕吐物顺利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 衣领,让呼吸更顺畅。

千万不要做的:

1.不要往嘴里塞任何东西包括手指、勺 子、毛巾……宝宝不会咬伤自己的舌头,但 这些物品反而可能造成窒息或牙齿损伤。 

2. 不要强行约束抽搐的肢体。紧紧抱 住或按压宝宝可能会造成软组织损伤或骨 折。让抽搐“自由发挥”即可。

3.不要掐人中、虎口。这些民间手法不 仅无效,还可能添加额外伤害。 

前沿护理:从应急到预防的科学升级

现代医学已有更精准的策略:

1. 降温有学问:智能物理降温+精准用 药。告别酒精擦浴:研究发现酒精可通过皮 肤吸收,可能引起中毒或降温过快导致不 适。现在推荐温水擦浴(水温32-37℃),重 点擦拭脖子、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处。 

退热药使用时机:最新观点认为,退热 药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孩子舒适度,而非完全 预防惊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对乙酰氨基 酚(≥3月龄)或布洛芬(≥6月龄)。注意:不 推荐两者交替使用,以免增加错误用药风 险。

2. 当需要就医时:医生可能会做什么? 对于复杂型惊厥(持续时间长、局部性发作、 24小时内反复发作),医生可能会: 

启用紧急抗惊厥治疗:如地西泮直肠灌 注或咪达唑仑口腔黏膜给药,能快速终止发 作。 

基因检测进阶:部分反复高热惊厥或家 族史阳性者,可进行基因筛查(如SCN1A基 因检测),有助于评估未来癫痫风险并提供 个性化管理方案。

3. 惊厥后的“安心护理”。

允许宝宝酣睡:发作后宝宝常进入深度 睡眠,这是身体的自我保护,不要强行唤醒。 

后续观察:记录惊厥持续时间、形式,可 用手机录像(在保证安全前提下),这对医生 判断病情非常有价值。

写给父母的定心丸

数据显示,约35%的儿童会经历高热惊 厥,其中绝大多数预后良好。随着孩子神经 系统发育成熟,5岁后通常就不再发作。你 们需要做的不是过度担忧,而是成为“淡定 达人”,熟练掌握并记住这个求助公式: 

保持冷静+安全侧卧+记录时间+必要 时呼叫120=满分应对。祝所有的小宝宝都 健康茁壮成长。

2025-08-2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