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ICU里的高科技--生命守护者!

浅谈ICU里的高科技--生命守护者!
作者:范学丽   单位: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
3102

ICU 对多数人既陌生又神秘:这里有重症患者,也有各类仪器(如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血液净化仪器、体外膜肺氧合仪)等。本文将带您揭秘它们如何为患者守护生的希望。

一、多功能监护仪--生命的实时雷达

监护仪能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数据,动态显示变化并异常报警,是ICU的“必备雷达”,让医护人员随时掌握患者状态,也是急诊、手术室、外科病房必备设备。

心率即心脏每分钟跳动次数。成人正常心率60~100次/分,超过100次/分为心动过速,可能是发热、感染等身体需氧增加的表现;低于60次/分为心动过缓,可能提示心脏起搏异常或头晕、乏力等供血不足问题。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2024年ESC(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指出,正常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70-89mmHg。当血压≥140/90mmHg,提示可能存在血管病变、器官损伤等;当收缩压<90mmHg提示可能存在心、脑、肾等器官供血不足。呼吸是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成人安静状态下正常呼吸12~20次/分:超过20次/分为呼吸过速,提示可能存在缺氧;低于12次/分为呼吸过缓,提示可能是呼吸中枢受抑制。血氧饱和度反映血液携氧能力,正常值 95%~100%:90%~94% 为轻度缺氧,80%~89% 为中度缺氧,<80% 为重度缺氧,需紧急干预。

二、呼吸机--呼吸的“精密调节师”

呼吸机是治疗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或辅助其呼吸的医疗器械,广泛用于ICU及其他呼吸治疗领域。它通过管道或面罩送气到患者肺部,维持呼吸功能,还实时监测呼吸参数,如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乘积)、呼吸频率、吸气末正压(呼气结束时保持肺部有一定压力的设置,防止肺泡塌陷)等,医生根据这些参数结合患者的其他情况来调整机械通气的模式及参数设置。其核心作用是“替代或辅助呼吸”。例如,重症肺炎患者肺泡被炎症液堵塞,呼吸机可送氧入肺、打开塌陷肺泡;脑干损伤患者呼吸中枢被抑制、呼吸频率降低,呼吸机按设定频率送气,避免缺氧。

三、血液净化仪器--体内的“清道夫”

血液净化是指通过医疗技术手段,将体内血液引出,经外部设备处理后再回输,像“清道夫”一样清除有害物质,以达到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调节血液成分的目的。

血液净化常见模式作用及适用疾病

血液透析:模拟肾脏的功能,可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水分,通常适用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ICU中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因无法排尿导致水肿,血液透析能像“人工肾脏”一样每天清除2~3升多余水分,避免心脏负担过重。

血液滤过:能清除大分子物质和细胞。通常适用于需要快速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如中毒、重症感染等。

血浆置换:可去除致病血浆或选择性地去除血浆中的某些致病因子,然后将细胞成分、净化后血浆及所需补充的置换液输回体内。通常适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治疗。

血液灌流:利用灌流器中的吸附剂,高效吸附并清除血液中的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药物及代谢废物。通常适用于药物中毒、农药中毒等,其效果显著。

四、体外膜肺氧合(ECMO)--心肺的“终极替身”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高级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又称“人工膜肺”技术。它将体内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膜肺氧合、排出二氧化碳后泵入人体,用于不可逆呼吸循环障碍患者,提供呼吸循环支持。其中,血泵可称人工心脏,提供血液流动动力;膜肺可称人工肺,代替肺脏功能。

ECMO运行常用模式及适用疾病:

VA-ECMO即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从右心房引血,经膜肺气体交换、排出二氧化碳后回到外周动脉。此模式下氧合器与患者心肺并联,能同时提供循环和呼吸支持,适用于心跳骤停、严重循环衰竭、急性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脑损伤患者。若患者心跳骤停,VA-ECMO可10分钟内启动,替代心脏泵血和肺部氧合,争取抢救时间。

VV-ECMO即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从上下腔静脉引血,经膜肺气体交换形成动脉血,回流至静脉系统,保证机体氧气供给。主要适用于仅需呼吸支持、心功能正常的患者,如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哮喘、肺移植前后导致的呼吸衰竭。

从监护仪最早发出异常信号,到呼吸机及时介入维持呼吸,再到 ECMO在极端情况下“接手”心肺功能--ICU 这些仪器看似独立,实则像接力赛一样守护生命。

2025-07-2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