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缓解肿瘤患者疼痛、恶心的小技巧

穴位按摩:缓解肿瘤患者疼痛、恶心的小技巧
作者:王艳飞 龚杨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肿瘤科一区
364

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要承受疼痛和恶心等不适症状的折磨,这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干扰治疗的顺利进行。其实,通过简单的穴位按摩,患者或家属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痛苦。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穴位按摩小技巧。

缓解肿瘤疼痛的穴位按摩

1.合谷穴——止痛“万能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这个穴位就像是身体自带的“止痛开关”,对于多种疼痛都有缓解作用,肿瘤患者因疾病或治疗引发的头痛、牙痛、关节痛等,都可以通过按摩合谷穴来减轻。按摩时,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在合谷穴上,力度由轻到重,以感到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3~5分钟,可反复进行多次。比如,一位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后出现头痛症状,自己按摩合谷穴几分钟后,头痛感就明显减轻了。

2.内关穴——胸腹疼痛的“救星”

内关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它对胸部和腹部的疼痛有很好的缓解效果,像肿瘤患者常见的胃痛、心绞痛等,都可以刺激内关穴。按摩时,用一只手的拇指指尖按压另一只手的内关穴,同样要有酸胀感,持续按压2~3分钟,然后换另一侧穴位按摩。有位肺癌患者时常感到胸部隐痛,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摩内关穴一段时间后,疼痛发作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降低。

3.足三里穴——下肢及全身疼痛的“良药”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它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不仅能调节脾胃功能,还能缓解下肢疼痛以及全身性的疲劳和疼痛。对于肿瘤患者因长期卧床或治疗导致的下肢酸痛、乏力,按摩足三里穴有不错的效果。按摩时,可以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每次按揉5~10分钟,以局部有酸、麻、胀感并向足部放射为佳。一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下肢活动受限,经常感到腿部疼痛,坚持按摩足三里穴后,腿部疼痛得到了明显改善。

缓解肿瘤恶心症状的穴位按摩

1.中脘穴——胃部不适的“克星”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它是胃的募穴,对于胃部疾病引起的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肿瘤患者在化疗或放疗后,常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此时按摩中脘穴能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按摩时,将手掌掌心放在中脘穴上,以顺时针方向轻轻揉按,每次揉按3~5分钟,力度要适中,以感觉腹部微微发热为宜。有位胃癌患者在化疗期间恶心呕吐严重,在按摩中脘穴后,恶心感减轻了不少。

2.神阙穴——调理肠胃的“枢纽”

神阙穴就是我们的肚脐,它是人体任脉上的重要穴位,具有温阳救逆、利水固脱、调理肠胃的功效。肿瘤患者因身体虚弱、脾胃功能失调而出现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时,按摩神阙穴可以帮助恢复肠胃功能。按摩时,可以将双手搓热,然后用手掌心覆盖在神阙穴上,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按摩,每个方向各按摩3~5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一位肝癌患者经常感到恶心、没有胃口,通过按摩神阙穴,食欲逐渐有所改善。

3.膻中穴——宽胸理气的“要穴”

膻中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它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平喘、降逆止呕的作用。当肿瘤患者因为情绪紧张、焦虑或病情影响而出现恶心、胸闷等症状时,按摩膻中穴可以舒缓情绪,缓解不适。按摩时,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膻中穴,力度由小到大,以感到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2~3分钟,可反复按压。有位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心情烦躁,同时伴有恶心、胸闷,按摩膻中穴后,情绪逐渐平静,恶心症状也有所减轻。

结论

穴位按摩虽然对缓解肿瘤患者的疼痛和恶心症状有一定的帮助,但它不能替代正规的治疗。如果患者的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一定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希望这些穴位按摩小技巧能为肿瘤患者带来一些舒适和便利,让他们在抗癌的道路上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怀。

2025-07-1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