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细胞装个“定位器” 免疫组化检查破译疾病密码

给细胞装个“定位器” 免疫组化检查破译疾病密码
作者:​黄芩   单位:江油九〇三医院
50

病理报告上有时会有“建议进行免疫组化检查”,那么免疫组化检查到底是什么检查?为什么需要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它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免疫组化检查

免疫组化检查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再通过化学反应使抗原-抗体结合物显色,以此来显示组织切片上的抗原。通过观察组织切片中抗原抗体反应的显色程度、表达模式和分布情况,对抗原进行定位、定性、定量分析,从而在病理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分型以及治疗和预后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为什么需要进行免疫组化检查

病理诊断的过程就像探案,病理切片就像加密的“疾病档案”,病理诊断老师们的任务就是解密档案找出疾病真相。常规病理诊断(HE染色切片),主要通过观察组织结构、细胞的形态来判断病变程度,简言之就像在“排排坐吃果果的乖孩子”(好细胞)中揪出调皮的“捣蛋鬼”(坏细胞)。但不排除某些“心机细胞”善于伪装,表面上温柔乖顺,处处显示着“好细胞”的形态特征,实则暗地里早已被“肿瘤黑帮”策反,这时候就需要使出我们重要的侦查手段——免疫组化检查来破译“犯罪分子”的“罪证”。

免疫组化检查如何破译疾病密码

来自身体不同部位、不同病变的组织细胞,除了形态结构有差异外,大都有自己独特的“标识”,这些“标识”就是所谓抗原,有些是细胞活动产生的代谢产物,有些是基因的表达产物,有些则是病原体。抗原就像疾病进展中留下的隐匿的“罪证”,了解了抗原在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就有了给组织细胞“定罪”的依据。这些抗原大多无法直接通过常规手段(HE染色)识别,需要使用免疫组化检查让其显露出来。

首先是在97℃水浴高温中进行“严刑逼供”,待抗原露出马脚(暴露抗原),其次使用一种“神奇水”——特异性抗体,进行追踪标记(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再通过“Envision系统”(Envision是免疫组化常见的一种检测方法)对组织及细胞中的标记进行放大、显色,就像为“罪证”安装一个“定位器”。最后,病理诊断老师利用显微镜通过“定位器”对“罪证”的收集和梳理,破译“疾病密码”,解出真相之谜。究竟是真的“穷凶极恶”还是假的“温顺纯良”,都用“罪证”说话,不冤枉一个好组织,也不放过一个坏细胞。

免疫组化有什么作用

1.破解肿瘤细胞的“身世之谜”,识别细胞起源

    免疫组化检查通过检测特定成分,帮助区分良恶性肿瘤及确定肿瘤起源,特别是对形态学难以判断的肿瘤鉴别,识别微小病灶和微小转移灶。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肺腺癌的特异性标记物:NapsinA和TTF-1;

肺小细胞癌的识别:CD56、CgA、Syn;

前列腺癌的诊断:PSA和P504S都表达;

鳞癌的识别:P40和P63。

    2.“导航”个性化诊疗方案,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乳腺癌的分型与治疗:ER/PR高表达,激素敏感型,可采用内分泌治疗;HER2过表达,可通过曲妥珠单抗进行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效果预测:PD-L1表达水平评估。

    3.“预言”复发风险

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指数反映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它的数值越高,意味着肿瘤的生长速度越快、侵袭性越强,复发风险也相应增加。  

确定肿瘤分期:肿瘤分期是预后的一个指标,与是否浸润、有无淋巴管或血管侵袭密切相关,而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可以判断肿瘤是否浸润、有无淋巴管或血管侵袭。

    4.“解码”感染性疾病

通过HPV检测可证实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幽门螺杆菌染色直观显示感染密度,且胃黏膜活检免疫组化染色是确定HP定植最可靠且重复性最高的诊断方式。

免疫组化检查,从传统的手工染色到仪器全自动化,从单色到多色,再到如今的人工智能辅助判断,它始终走在医学的前沿,但它并非万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不应孤立地解释免疫组化结果,需要结合HE染色切片,还需结合临床病史,考虑到诊断和鉴别诊断、组织特性,甚至所应用的抗体特性等方面,进行综合理解。

如果病理诊断是解密,免疫组化结果就像疾病的破译编码,理解了它,就理解了疾病的故事。

2025-09-09
分享    收藏